李振华:真正的人民教师

淄博日报 2019-10-24 01:20 大字

李振华,满腔激情,耕耘教育,砥砺坚守,全心全意,是全国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蜡炬常燃,红烛耀眼;他留住青山,爱满天下。他是真正的人民教师,是淄博教育标志性、重量级先进典范。捐资助学,奉献爱心。李振华和他的学生们。李振华在工作。李振华,1937年1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1952年11月,共和国领袖发出“知识青年下乡支援革命老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号召,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青春勃发的岁月。他毅然告别就读的南京师范大学,奔赴沂蒙革命老区。

他在沂源三所小学和中学工作了45年。1954年,获得沂源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59年,获得山东省“五四青年突击手”荣誉称号,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960年,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86年,再次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1年,获得淄博市“人民教师”奖章;1991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4年,获得全国文化教育奖。

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李振华把南师大第一任校长李瑞清的办学宗旨“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为子弟、始终不渝”和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记在心里。

他来到山东,提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组织把他安排到沂蒙老区。他乘坐15个小时火车,扛着行李跋涉100多里山路,赶到沂源县政府文教科报到。文教科工会主席很吃惊,亲自为这位“贵客”做饭。他再次提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于是,他来到了韩旺小学。

韩旺村的大人孩子早早地等在村口,看到他的身影出现,立刻敲锣打鼓。村书记跑上前紧紧攥住他的手说:“欢迎李老师!俺们这里已经半年没有老师了,你来了,俺们就有指望了!”

韩旺小学坐落在半山腰的破庙里,三间破草房既是教室、办公室,也是宿舍。房屋年久失修,房梁挂着蜘蛛网,墙皮大面积脱落,破旧木门只剩下一扇。透风撒气的屋子里,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课凳。墙角一个土灶、几个泥瓦罐,就是厨房。缺了一条腿用木棍捆绑支撑的木桌,就是办公桌。桌上的煤油灯,就是照明工具。石块架上木板,就是床。村书记诚恳地说:“李老师,俺们现在也就这个条件了。等过几年,俺保证给你盖一所新学校!”

没有钟表,无法掌握上课时间。村书记给他出主意:“看太阳!太阳照到哪里上课,照到哪里下课,你自己掌握。阴天就点麻杆,时间长了你就有数了。明天俺给你拿个哨子来,上学、放学吹哨子就行。”

第二天,学生们蹦着、笑着涌进学校,沉寂半年的学校热闹起来。38名学生,1—5年级都有,只能采取复式教学。他带着5本语文、5本数学教材站上讲台,准备开始讲课。看到后排坐着一位纳鞋底的中年妇女,他说:“我要上课了,你怎么还不走?”中年妇女说:“俺也是学生,俺来参加识字班。”

村里安排他吃“派饭”——每天一家轮流到学生家里吃。乡亲们怕他脸皮薄,不习惯,就把饭送到学校。吃惯了米饭的南京人吃山东煎饼和地瓜叶菜团子,从精神到肠胃都是严峻考验。

随着交流增多,他了解到村里很多人不识字。记工分靠画杠,贴错对联的事情时有发生。

韩旺村有8位烈士,是解放战争模范支前村。家家户户,都为革命胜利做出过贡献。他下定决心要把他们的后代教育好。

村里人家都很穷,只在清明、中秋和春节吃一顿白面。他到韩旺的第一个清明节,学生们给他送来18碗水饺,20多个鸡蛋。山区冬天非常冷,房东大娘用自织土布为他缝制棉袄棉裤棉鞋棉袜。

逢年过节,乡亲们抢着拉他到家里吃饭。吃罢饭,还要给他带上核桃、栗子、花生、枣。那些没能把他拉回家吃饭的人家,就把各种各样的吃食给他送到学校。

他对乡亲们投桃报李,节衣缩食自己动手制作了28种教具:用地瓜干当粉笔,用木头棍串黄泥球当算盘,用破篮球糊纸当地球仪……省教育厅专门派车把他自制的教具拉回省城展览,引起不小的轰动。他月工资21元,10元寄给父母,5元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6元用于自己日常开销。

有不少孩子家境贫困上不起学,有不少孩子因为家境贫困被迫辍学。他绞尽脑汁,做好“劝学”工作。他白天上课,晚上挨家挨户地跑。把家庭贫困、无助孤儿以及有重男轻女、读书无用等意识观念的人家登记在册,一家一户做工作。他一直资助贫困学生,使2000多名山村孩子免于失学并且学有所成。

情到深处难掰扯

为了学生,他能豁上性命。

有一年夏天,他带着44名学生去几十里外的沂源一中参加中考。头天晚上,天降大雨。第二天早晨雨势减弱,他把学生召集起来赶到东里林前河边。

一夜大雨,河水暴涨。五、六十米宽的河面水流湍急。学生们急得哭起来,他更是心急如焚。他一咬牙:自己渡过河去拿回试卷,让学生在附近的院峪小学进行考试。

他安排好学生,自己趟水涉河。河水漫过膝盖,漫过胸口,一个浪头打来,他沉入河中。他憋着一口气拼命往前游,触到河床,爬着上了岸。

他水人儿一般跑到沂源一中,县教育局长、一中校长和监考老师惊呆了。监考老师跟着他渡过林前河,在院峪小学完成考试。中考成绩出来,44名学生全部考上沂源一中。他和他的学生一战成名,震动了沂源教育界。

他曾经有四、五次调离韩旺的机会,或是去省委机关、团省委、教育厅,或是去地市教育局。每当听说有人找他谈话要调他走,学生们就“哇哇”哭。韩旺的父老乡亲更实诚,立刻团团围住学校,谁也别想带走李老师!

在韩旺小学工作12年,组织调他到张家坡中学任教导主任。为避免再被围堵,教育局领导先找村书记谈话。教育局领导做村书记的工作:“李老师来韩旺已经12年了!就算是韩旺人,也不能把人家栓在这里一辈子吧?人家对得起咱韩旺,咱韩旺也要对得起人家啊!”

第二天早晨五点,学校外面聚集了上百人为他送行。不知道是谁先哭了,引起哭声一片,他也忍不住哭了。

他把自己所有的物品装上一辆小推车,乡亲们一路簇拥着他送到很远。直到他再三恳求,才停下脚步。走出十里山路回头看,乡亲们仍然站在原地眺望他。

2001年,韩旺村乡亲们自发捐款为他雕了一座汉白玉半身像,红色花岗岩基座上镌刻着“振华精神永放光芒、奉献沂蒙桃李芬芳”。

绵绵关爱暖在心

偏远山村农民家庭,没有几家富裕户。贫穷生境,世俗偏见,是农村孩子上学最现实、最直接的威胁。李振华不是神仙,不能够直接改变贫穷山村现状。可是,他总是在竭尽所能。

学生梁文平,在生活困难时期跟着母亲外出要饭。他得知情况以后,把梁文平留在身边同吃同住。梁文平后来也当上了老师,时时处处以他为坐标。

学生耿玉生母亲去世,父亲工作离家远。他担负起耿玉生的学杂费,使耿玉生最终完成中学学业,有了不错的发展。

学生王田秀身体发育得早,家里做不起衣服。他就扯布给王田秀做裤头、背心。

1982年,县教育局安排他到沂源城关二中(实验中学)当校长。这是一所新建学校,教职工7人,每月办公经费50元,勉强够交水电费。生源情况出乎他的意料:108个(被称为“一百单八将”)学生,语文、数学、常识三科平均成绩28.5分。其中,27人数学是零分。百姓称其为“渣子学校”,当时人们教育孩子,张口就说:“不好好学习,就送你去城关二中!”

针对这种情况,他召开教职工会议,统一思想,搞好动员,群策群力做好工作。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建立档案,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他提议成立以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政治教师为主体的德育工作小组,亲自担任组长。分析情况,研究对策,有的放矢,跟进教育。他反复强调:“千万不能把他们看成是‘坏孩子’,千万不能对他们有任何歧视,千万不能对他们对付糊弄了事,千万不能和他们形成对立。要真心实意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要真心实意关爱体谅他们的遭遇,要真心实意下功夫帮他们纠错改错,要真心实意容许他们经历长进过程。”

他的四个“千万不能”和四个“真心实意”,成为教职员工的基本遵循和自觉坚守。经过三年的努力,108名差生全部转变为品学兼优好学生。

真诚奉献无穷期

李振华在张家坡中学干了16年,依然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扑在教学和学生身上。

一天深夜,他到男生宿舍查铺,发现一位学生腹泻不止。他背起学生就往公社医院跑,路上被石头绊倒,鼻子、嘴巴、腿被磕破。医护人员见他脸上、腿上全是血,歪在地上喘不过气来,不知道应该先抢救谁。他指着学生说:“他生病,先救他!”

经过紧急抢救,学生脱离了危险。医生说:“脱水严重,再晚来一会儿可能就没命了。他爹娘怎么没来?”他说:“他爹娘不知道。他家离这儿20多里路,又不通车。就是知道了,也来不了。医生你用药吧,费用我来出。”学生住院期间,他上完课就往医院赶。不知情的人对那位学生说:“你父亲对你真好!”

李振华待学生如子女,对妻子、儿女却欠下了感情债。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妻子回娘家分娩的,小女儿虽然是在医院出生,却充满了曲折。

妻子分娩前知道他回不来,就自带被褥住进医院。妻子分娩以后躺在床上不能动,刚刚出生的女儿没人抱。医生火了,问:“生孩子是大事,孩子爸爸不来啥意思?”

妻子为他开脱:“他实在走不开,只要孩子好就行”过了不久,妻子感到腹部下坠,疼痛难忍。扶着墙去厕所,又放心不下女儿。不等上完厕所,就匆忙赶回病房。一晚上连挪带爬往返厕所十二趟,折腾得筋疲力尽。妻子赌气:“再也不理他了!”女儿长大以后,看到爸爸对待学生比对待自己好,一气之下随了妈妈的姓。

1980年,他带毕业班还有十几天就要高考。突然南京家里来电报“父病重,速归”。权衡再三,他让二儿子代替他回南京尽孝。二儿子刚走,“父病危,速归”的电报紧随而至。

校长儿子是他班里的学生,晚上他从校长那里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第二天,全班56名学生写下好好备考的保证书,让他放心回南京看望老父亲。他很感动,决定等到高考结束以后马上回家。仅过了五天,校长红着眼圈把“父已病故”的电报递到他手里。他哭了,学生们也是哭声一片。

学生们的高考院校还没有落实,南京又传来消息:母亲伤心过度,引发脑血栓卧床不起。为让他回南京照顾母亲,经过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居委会努力,南京知名的鼓楼中学给他发来商调函。

他把人生最美好的28年时光献给了沂蒙老区,可以问心无愧地离开了。消息传出,乡亲们纷纷前来。他难舍难离,最终还是选择留下。人留下,母亲还得照顾。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妻子的同事安排自己的亲妹妹赶去南京照顾他母亲。此后十年间,先后有8位沂源女孩到南京照顾过他的母亲。

不管是他初参加工作的21元月工资,还是后来涨到每月3000多元、5000多元,他的分配比例一直不变:一部分孝敬父母,一部分资助学生,一部分维持生计。每年有学生考上大学筹措学费找到他,他总是尽最大可能资助。有时候,竟然借钱资助。

他退休的时候,仅仅攒下15000元。他全部拿出来,建立了“振华奖励助学基金”。他退休以后应聘到万杰朝阳学校任校长,每年收入的55000元全部注入“基金池”。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看他辛苦了一辈子一贫如洗,想方设法资助他50000元,他还是全部注入“基金池”。

女儿后来进入县实验中学工作,对他有了深深理解。女儿想把随妈妈的姓改过来,他说:“姓只是一个符号,不管你姓啥,你都是爸爸妈妈的女儿。不用费事再改了,就随你妈的姓吧,挺好的!”

1990年,年已83岁的母亲为了支持他的教育事业,带上送终衣服千里迢迢来到沂源,在他身边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年。

李振华以一生的坚守,对人民教师做出了全方位诠释。认识李振华,了解李振华,走近李振华,理解李振华,能够懂得人民教师的内涵,能够感悟人民教师的伟大!

新闻推荐

学生会干部竞选 为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

学生会干部竞选为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近日,沂源三中初中部举办了学生会干...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