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一生在“燃烧”被誉为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
81岁时的朱彦夫(资料图)81岁时的朱彦夫(资料图)朱彦夫的笔记“在云蒙山下的峭壁间,镶嵌着一片大小各异的天然石窟……”朱彦夫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如此开端,在他的生命中,从淄博市沂源县开始,一生都在燃烧奋斗着。
朱彦夫1947年入伍,参加过淮海、渡江等上百次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失去四肢和左眼。后又毅然回到家乡张家泉村,整山造地、打井饮水、高山架电……使全村村民过上好日子。他的一生,被誉为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记者孙倩通讯员吕霞
参加战争失去四肢和左眼
沂源县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朱彦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33年7月,朱彦夫出生在张家泉村一座低矮的小石屋里。没过几年,日寇的铁蹄踏进了沂蒙山,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朱彦夫的父亲也活生生被日本鬼子打死。一夜间,抗争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朱彦夫背着母亲参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上百次战斗。战役中,朱彦夫炸碉堡,冲前线,生死无畏,屡次立功。
1950年,朱彦夫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一场战役中,朱彦夫重伤,这位钢铁战士在经历了47次手术,昏迷93天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但他却失去了四肢和左眼。
朱彦夫被转到山东省荣军休养院。在这里,他的生活受到专人护理照顾,但他觉得,“我不想也不能成为国家的负担。”四年后,朱彦夫主动放弃了特护待遇,回到家乡。
回家后的朱彦夫,生活自理都成了巨大的难题。为了练习走路,他装上假肢,常常摔倒。为了练习切菜做饭,他用嘴咬住刀背,再用断臂下压,才勉强把菜切成两三段。
吃饭对朱彦夫来说难度更大,最初,他无法使用勺子、饭碗,只好把饭菜撒在桌面上,然后趴上去舔食。但这一切,朱彦夫一一克服。
寒冬带领村民打井
据了解,张家泉村在20世纪50年代叫张家庄,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108户人,分散在6座荒山上,山高坡陡,缺地少水。
为了用水,村民常常要跑几里山路,去晚了只能舀点泥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彦夫带领全村380多名劳力,昼夜不停地修建大口井。1971年的冬天,大雪纷飞,他常常拖着假肢在水利建设的工地上来回走动着。
井挖到10多米深时,终于见了水。冬季严寒,挖井的村民湿漉漉的棉裤都冻成了冰砣子,但朱彦夫不放心,坚持下到井底。大伙把他拉上来时,他的残腿疼得厉害。他想把假肢卸下来,于是用牙咬着固定假肢的皮带扣子,却怎么也咬不开,他又用残臂砸假肢,用力往下磕,还是卸不下来。此时井里的泥水、腿上的汗水、断肢创面渗出的血水,已把假肢和残腿冻在一起……
乡亲们掉泪了,有人脱下棉袄捂在朱彦夫的伤腿上,一位老人跑过来,抱起朱彦夫的双腿放在自己胸膛上哭着说:“你回家不行吗?你坐在炕头上,我们来回跑,给你说说,听俺这一次吧。”朱彦夫开玩笑地说,“要是真长到一块,我还求之不得呢。”
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大口井终于竣工了,张家泉村有了历史上第一眼大口井。后来。在朱彦夫的带动下,另外四个村吃水难、灌溉难的问题也终于得以解决。
向荒山沟壑要粮食
过去张家泉村的“赶牛沟”,山坡上横卧着3条很深的大沟,把全村的土地分割得七零八落,是十足的荒山荒地。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朱彦夫提出,“用锄头和独轮车,向荒山和沟壑要耕地”。
但村民心里直犯嘀咕,“壮劳力不过百十号,这能行吗?”朱彦夫发了脾气,他用拐杖敲得地面梆梆响,整个身体挺了起来,“不干,沟还会一年年荒下去,整起来,就是咱村的粮囤子,我都不怕,你们还怕啥?”
就这样,忙完秋收,朱彦夫带领全村近200名男女劳力,开进了“赶牛沟”,一干就是一个冬春。他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锹,一点一点培土。很多次,朱彦夫干着干着,“扑通”一下摔倒在地。村民把他背起来,要送他回家,他大声喊叫:“快放下我,乡亲们都干着,我能回去吗?”
朱彦夫是个肯动脑筋的人,他受赵州桥的启发,带领乡亲们像架大棚一样对“赶牛沟”进行“棚沟造地”。也就是把沟底用石头垒成拱形,底下可以流水排涝,石头上面垫上土,两边的农田就连成片,单季田就变成了双季田。
朱彦夫带领乡亲们搬了2万多土石方,建成了2000多米长的暗渠,祖祖辈辈荒着的“赶牛沟”,变成了平展展的耕地。当年,张家泉村就增产粮食5万多斤。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张家泉荒山变青了,土岭变绿了。当时的张家泉村,已成为鲁中地区最大的花椒集散地和果品集散地。
被误以为是乞丐
当时,张家泉村几乎没人见过电灯。架电需要从10公里外的公社驻地接线,当时的架电材料奇缺,供电部门也爱莫能助,只能自己想办法。朱彦夫决定采购架电材料。
采购架电材料期间,村集体没有钱,朱彦夫就用全家几年积攒的钱来支付。为了节省开支,他经常独自一人外出采购,假肢一捆在残腿上就是十几个小时,上下车,爬楼梯,腿被假肢磨破,化脓。
有一年夏天,朱彦夫到博山采购架电材料,晚上舍不得住旅馆,就在马路边枕着假肢睡下了。路人以为他是个要饭的,就往他身边扔了点钱。
第二天早上,大雨瓢泼,道路不通。朱彦夫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他只好雇了头毛驴返回沂源,由于山路高低不平,毛驴的背像波浪一样动荡,朱彦夫两只残臂抓不住缰绳,好几次从驴背上摔下来,他又一次次爬上去。
走到博山与沂源交界的松仙岭时,赶驴人实在不愿意送了,朱彦夫只好拄起双拐,一步步往前挪。赶驴人不忍心,又追上来问明情况。当他得知这个没有手和脚的人是在为村里架电奔波时,马上把毛驴拽到朱彦夫身边,“大兄弟,天下难找你这样的大好人啊!俺就是舍了这头驴,也要把你送回去!”
7年间,朱彦夫跑油田、去上海、闯西安、下南京……先后79次外出,行程7万多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备齐了价值20多万元的架电材料。
朱彦夫的一生,被誉为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花开沂源,香飘中华大地,他的事迹远不止此,他的精神在这片热土上回旋,感染又鼓舞着青年人们的血液。
新闻推荐
淄博8.7万名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紧急转移群众5.5万余人 风里雨里,有你!
图①:8月11日,博山区山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帮助群众撤离危险地区。(杨淑栋报道)图②:淄博市长于海田在现场调度指挥抗...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