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托起山村扶贫梦

莱芜新闻网 2018-04-12 10:24 大字

出生于1990年,名副其实的90后,没有多高的文凭,也没有多漂亮的容貌,但却把扶贫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让本村及附近村庄的不少贫困户,走出了贫困的“泥沼”,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受到周边村民的一致称赞。她就是辛庄镇裴家庄的李霞———90后女孩托起山村扶贫梦

桔梗加工:迈出扶贫第一步

高中毕业后,李霞来到莱芜一家企业开始了打工生涯。2012年,她与本村小伙回乡结婚。婚后,两人决定创业,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乡亲挣扎在贫困线上,李霞将创业目标锁定在了扶贫领域。当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对象的支持。“本来以为他不会同意,因为扶贫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创业,我们要付出多于一般创业者几倍的努力,但是收获却还是未知数。”李霞说。

选择什么项目,又是一个问题。村里的贫困户多是些年龄较大的老人,或者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特殊人群。在项目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简单易学易于操作,另一方面,在时间上还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这时,李霞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桔梗代加工”项目。这是李霞驾校学车时,在与一位来自沂源的同学之间的交谈中了解到的信息。

说干就干,当下李霞就与那位同学取得了联系,并找到一辆货车,接着就运回来一车桔梗。回来后,李霞连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跑到村里几户困难家庭去作动员。村民了解到在家门口有这样一个挣钱的好门路,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李霞的家里干起了种地之外的“第二职业”。一位贫困户说:“这个活很简单,只需要一个像勺子一样的工具,将皮从桔梗上刮下来就行。像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人,一天能轻轻松松赚到四十多块钱。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还能照顾到家庭。”

据李霞介绍:“村里共有30多个村民来她这里从事桔梗加工。这30多个村民里,有些是贫困户,有些是来赚点零花钱的村民,不管怎样,我始终坚持贫困户优先的原则。”

藤编制品:扶贫跨上新台阶

村里的贫困户,因为在她这里干点零活,手里有了收入,改变了贫困状况,日子慢慢得到改善,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眼角眉梢的喜悦。李霞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她说:“看着他们过上好日子,比自己挣到钱还要开心,那种心情是金钱买不到的。”

两年来,在与村里贫困户的相处过程中,李霞了解到,虽然现在的桔梗加工能让一些贫困户获得一些收入,改善了生活。但是,还存在一些限制,因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不便走出家门,难以从事桔梗加工这个项目。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李霞苦思冥想,想为村民再找个好项目。就在此时,钢城区及辛庄镇的扶贫工作人员找到她,问她是否愿意,以扶贫为宗旨承接藤编户外休闲用品加工项目。听到这个消息后,李霞高兴坏了,立即就答应下来。

可是,这个项目与桔梗加工不一样,有点难度。于是,李霞就先去原材料提供方那里学习,然后回来一个一个地教。那时候,李霞才生完“二孩”100天,老大也才3岁。“我只能抱着100天的孩子到厂家去学,气枪响的声音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回来后,我还要一个个把他们教会,有些行动不便的,我就得上门去教。有时候,不管在干什么,贫困户一个电话,我就得撇下孩子,撇下家里的一切到贫困户家里去,直到把他们教会为止。”说到这些不易,李霞笑着眼里却噙满了泪水。

为他们提供原材料的赢浩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不仅生产藤椅,还生产藤编沙发、茶几、躺床、藤桌等,种类繁多。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李霞就得去学习新产品的编织技术。每天,还要像文章开头描述的那样到加工户家中收货送原材料。她的两个孩子分别由两边的老人帮忙照看。孩子想妈妈了,老人只能趁她在家的一小段时间,将孩子带到她的身边,让李霞抱一小会儿。这么大小的孩子,一般都要在妈妈怀里撒娇,而李霞却没时间。很多人都为这个小姑娘心疼,劝她歇一歇,李霞却说,干啥都要有付出,有付出才有回报,“在扶贫路上不管多苦多累,我都甘之如饴。虽然我能力有限,但我愿尽我所能让村里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

记者 张敏 通讯员 王凤娟

新闻推荐

两男子入室盗窃涉案金额1.5万元 沂源警方赴京追逃两名入室盗窃嫌疑人

晚报讯(记者刘琳通讯员王永洁)4月7日,沂源县公安局民警经过前期缜密侦查,确定两名入室盗窃犯罪嫌疑人,并在外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成功将其抓获,破获入室盗窃案件两起,涉案价值一万五千余...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