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东夷文化研究 ◎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

潍坊日报 2018-02-02 10:39 大字

二、东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东夷文化的内涵

东夷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长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东夷文化,即东夷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融合性内涵

东夷文化是指经过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连续性的东夷族文化,是以东夷土著文化为主,融合周边其他族群文化,纵横交错的东夷人本土民族文化。

从外延看,东夷文化传统比东夷传统文化要宽广,它包括东夷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如东夷地区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漫长的岁月里,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沂源文化、旧石器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的临沭、汶泗文化,新石器时期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夏商周时期的岳石文化、珍珠门文化、南黄庄文化等不同文化分期。在这种长期而缓慢的文化发展演变中,东夷民族那种固有的传统文化不可能毫不受影响。因此,商周时期,有三种东夷文化传统并存,即:一是东夷民族源远流长延续不断的本土文化传统;二是与商文化融合的东夷文化,这是中原商王朝向东夷族居住区扩张后形成的;三是与周文化融合的东夷文化,这是西周建立后,采取分封制,东进后形成的。当然,本土文化是东夷文化传统的基础和主体,与商文化及周文化融合后的东夷文化是经过吸收后重新构建的一种多融性文化。

2.丰富性内涵

东夷文化是东夷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以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积淀在东夷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之中,世代相传,影响深远,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连续性的区域文化。从文化传统的内容结构看,它包括着乐观的生活理想、崇高的道德观念、较高的价值准则、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行为模式等基本方面。

3.精神性内涵

东夷民族精神是指东夷人的心神和意志。一个族群人的心神、意志反映一个族群的志向、气质和精神风貌,是这一族群人的内在因素。东夷文化的民族精神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对宗教的崇拜、对伦理道德的坚守、对科技文化的创新等。如在对宗教的崇拜上,鸟崇拜在东夷地区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伦理道德的坚守上,东夷人具有重礼好仁的民族传统,并对后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科技文化的创新上,东夷人最早发明了弓箭。这些技术的创新,都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制度向前发展,对推动东夷民族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物质支撑。这种民族精神便构成了东夷民族的民族魂,成为推动东夷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东夷文化的特点

东夷文化是东夷族长期辛勤劳动创造的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东夷文化已经浸染在东夷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东夷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纵览东夷文化,其具有文化悠久、文化发达、文化开放等显著特点。

1.文化悠久

东夷文化与同一时期的其他史前文化相比,有一个极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历史悠久。东夷地区从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沂源人开始,境内就有远古人类在居住。这些远古的人类,虽然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是东夷的远祖,但确证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几十万年的时期内确有远古人类居住。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后的情况则不同了。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东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是: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后李文化,而后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最后是岳石文化。这是东夷地区范围内独立产生、发展、土生土长的土著文化。这五个发展阶段的文化,除后李文化与北辛文化之间在先后承继上,目前尚未得到地层叠压证据外,其他都有一个从前者直接发展到后者、后者又直接继承前者的直接迭压承继的连续发展的地层关系的证据。现已证明,这是同一个文化五个不同的连续发展的阶段。

2.文化发达

东夷文化与同期周边地区文化相比并不落后,就是与同期的中原地区文化相比也不落后,有不少文化内容,其发展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1)文化科技发达

制陶业发达:东夷人的制陶业在当时处于领先的地位。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产生了专门从事制陶器的手工业者。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的制陶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个时期,东夷人已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了陶土的选择、处理、成型,装窑、烧制等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制作烧制过程。

铜器制造业发达:据大汶口文化烧制陶器的温度看,当时有可能已经掌握了铜器的冶炼技术。大汶口墓地一成年男女合葬墓曾出土1件为铜质染污的骨凿,经鉴定,含铜量为0.099,距今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东夷地区已有了制铜业。

工艺技术发达:据目前出土资料看,云雷纹最早始于东夷人的龙山文化时期。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出现的玉钺(又称“石裤”),上部正反两面均刻有类似兽面的纹饰(云雷纹),在出土的陶片上也多次发现刻有复杂的云雷纹或兽面纹。龙山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的云雷纹(饕餮纹)后来流行于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上,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青铜礼器上的传统纹饰,象征威严、恐怖、神秘,用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龙山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的云雷纹就是商周青铜礼器上云雷纹的祖型。

纺织业发达:东夷人的纺织业当始于北辛文化时期,至少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大汶口文化时期,纺织业已相当发达。现已发现的有布纹遗迹的遗址有:泰安大汶口,曲阜南兴埠,西夏侯,邹城野店,滕州岗上村,长岛大钦岛北村三条沟等6处。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纺织资料较多的遗址有:胶县三里河、潍坊姚官庄、潍县鲁家口等3处。布纹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9—11根,同现代农妇腰机织的粗布纹密度水平基本相似。

筑城技术发达:东夷地区现已发现的城址4座:城子崖城址,丁公城址,田旺城址,边线王城址。城子崖年代最早,始于龙山文化的早期,且城址已脱离了恩格斯所说的单纯防御的性质,具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合一性质的城市。

文字发达:据目前现有资料看,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图象文字。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陶尊刻文,总计12个个体”。龙山文化时期,也发现了陶文。邹平丁公遗址亦发现刻字陶片,上刻陶文5行,竖行11个字,对这些陶器上的文字,虽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但多数学者认为是文字。应该承认,上述文字是后来我国甲骨文和汉文字的来源之一。

占卜文化发达:就目前出土资料看,我国的占卜术和原始八卦,很有可能起源于东夷族。东夷族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龟甲,并把龟甲当作随葬品。龙山文化则出现了真正的卜骨。一直到岳石文化、商代,出现骨卜、龟卜之后,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骨上,这就是占卜和甲骨文。

(2)制度文化发达

父权制的确立较早:东夷地区约在大汶口文化初期,即已出现父权制家庭,说明父权制的确立。到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父权制氏族公社占统治地位。龙山文化时期,父权制已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一反以往对女性的崇拜变成了对男性的崇拜。

私有制起源较早:东夷族的私有制和贫富分化起源较早,约始自大汶口文化时期,中、晚期则比较严重,贫富尖锐对立。例如:诸城呈子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十二座,随葬品多寡悬殊极大:最多的四十八件,最少的一件,三至十件六座。随葬生产工具,除一座无生产工具外,余十一座全部有生产工具,最多的二十件。生产工具已变成私有财产。由此可见,私有制产生了,贫富分化出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私有制进一步发展,贫富分化更尖锐。

奴隶制起源较早:东夷人的奴隶制起源很早,始于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期,氏族及其成员贫富分化的出现,标志着一个人的劳动所获已超过了单纯维持劳动所需要的数量的水平,奴隶制被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父权制进一步加强,一些较先进的氏族部落出现了阶级和专职军事首领。如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地,墓葬的大小规模,葬具、葬品的数量质量极为悬殊,清楚地说明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已经出现。

(三)文化开放

从现有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看,东夷文化同周边地区各个部落、民族文化有着极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影响。而且,在这种文化交流与影响的过程中,东夷文化一直起着积极的、主动的作用。东夷文化本来是东部沿海地区以山东为聚居地的土著文化,可是,它的影响与交流却极其广泛而深远。

东夷文化同中原地区文化交流与影响特别频繁和深远。东夷人的大汶口文化墓葬在今日河南的洛阳、许昌、平顶山、驻马店、信阳周口等地大量地被发现,几乎遍及河南全境。仅以河南周口地区为例,全区九县一市都有大汶口文化墓葬和遗址的发现,到目前为止,全区共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三十九处之多移。至于龙山文化的影响范围比大汶口文化就更大了。上述事实说明,东夷文化对中原文化,不仅起了积极主动的巨大影响,而且直接参与了中原文化的缔造,是中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后来中原地区的夏文化、商文化、先周文化都程度不同的与东夷文化有联系。

东夷文化不仅对周围地区古文化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的古文化也不拒之门外,并且尽量加以吸收,允许周边地区的古文化向东夷人居住区进行传播与交流。

东夷文化同周围地区古文化的交流与影响非常广阔而深远,西到中原,南至江南、东南沿海台湾,北到东北,东至朝鲜、日本,乃至遥远的美洲,都有程度不同的文化交流与影响。

三、东夷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东夷人是秦汉间所称的上古时期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东夷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东夷文化在中华文化孕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东夷文化作为当时东方文化的主体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文化技术成就,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

东夷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夷文化,他们的杰出贡献,不仅见诸于传说与史载,而且还得到了考古发现的印证与支持。在物质生产方面的贡献主要有:首先是工具的制作。在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弓箭的发明是一个质的飞跃。弓箭是东夷先民一个极其重要的发明与创造。其次,东夷族文明的发展还表现在金属冶炼和制作业中,他们极有可能是古代中国铜和铁的最早发明者和使用者。东夷人对铜及铜矿石有了认识或利用,是不争的事实。到了龙山文化时期,铜器的使用较为普及,出土铜器的地点较多,虽然多为小件铜器,却是处于发明的领先地位。铁的发明使用也与东夷人有密切关系。最早的“铁”字是“从夷”的。《说文》说:“古文铁,从夷。”再次,在生活用品的制作方面,尤其是在陶器的制作方面,东夷人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

2.文化艺术成就,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独特贡献

东夷人不仅在物质生产方面为中华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精神生产方面也为中华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首先,东夷人在古代乐舞艺术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古代有东夷部落首领太昊“灼土为埙”的传说。《后汉书·东夷传》说:东夷“喜饮酒乐舞。”从考古资料看,东夷的乐器发明历史悠久。其次,文字的发明,是东夷人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东夷人曾创造了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图形文字“陶尊文字”出现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文物上。这些文字以图象为主,均刻于一种特殊的陶器——大口尊的外表,并且每件器物上一般只刻1个字。至今已发现了20余件标本。再次,东夷人是原始礼制的创造者。礼制是一种体现社会尊卑等级的制度形式。东夷人因其经济的发展,较早进入初期的文明阶段,随之原始礼制逐渐形成。最后,在古代东夷人中已产生了原始的宗教文化。如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墓葬中龟甲已是常见的随葬品,说明其中已具有一定的宗教涵义。

3.东夷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内核——儒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东夷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源头之一。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西周初年,周公被封于鲁,以治理夷人,这标志着东夷文化与周文化的融合。而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吸收了周文化、东夷文化等,并加以发展,产生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鲁国即位于东夷区域,鲁国及周边地区的统治者是西来的周人,而土著居民则是东夷人。《诗·小雅·大东》篇描述这一带“西人”和“东人”的差别及其对立的情景云:“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尽管东夷人备受压迫与剥削,但他们仍然顽固地保留住了他们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并对后来孔子创立儒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东夷文化的神话传说,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夷先民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东夷文化诞生出许多史诗般英雄,至今流传着许多美丽而悠久的神话传说。例如创业神话、英雄神话、始祖诞生神话、文化起源神话、部落战争神话以及与自然斗争的神话等等。这些神话,表现了东夷先民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东夷神话和传说,也是中华民族哲学萌芽的标志之一,是萌芽期的中华民族哲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东夷文化在中华早期国家形成中的地位与作用

1.东夷文化促进了夏朝的形成与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山东境内发现了一种晚于龙山文化而早于商文化的考古文化,学界名之为岳石文化。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岳石文化中除少量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外,基本上是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与发展,当属于夏代东夷文化,目前学界公认洛阳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岳石文化与二里头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夏朝的建立与后来的商、周王朝不同,它是由尧舜禹时代的夷夏部落联盟转化而来的。首先,据文献记载,禹建立夏后,夏朝与东夷人交往频繁,关系时好时坏。其次,夏之开国者禹曾治水于“四渎”之间,亦与东夷人有着联系。再是,有夏一代,诸多重要事件都曾发生在东夷人居住区。

2.东夷文化促进了商朝的形成与发展

商的始祖契本属东夷人,尧时被举为夷夏部落联盟首领之一,舜时担任主教民的司徒,禹时参与治水。契以后,商人长期活动于夏朝统治区域内,与夏王朝关系比较密切。至成汤时,商已成为与夏对峙的强大部族,并最终灭夏,从东夷族群中脱离出来成为统治者。但到武乙时,商与东夷的关系日趋紧张。不过,早商文化遗存在山东的分布主要局限在山东西部,山东中部和东部还没有见到。即使在山东西部,至今也仅发现少数遗址。这说明此时商、夷还基本处于对峙状态,商王朝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控制整个东夷地区的地步。到商代晚期情况就大变了,此时作为华夏系统的商文化已基本侵入到东夷文化的腹地,不但有前面提到的山东西部早商文化分布区,又有更多晚商遗存发现,而且东至潍河附近也都有了商文化或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遗址发现。但是商代晚期的胶东地区却是一个特例,这里至今还没有发现以商式器物为主的遗存,其文化面貌基本上还是东夷的岳石文化。这说明,整个商代,胶东半岛还基本上是东夷人和东夷文化的地盘。

3.东夷文化促进了周朝的形成与发展

武王兴师伐纣,东夷起兵叛商,为武王灭商创造了条件,对周朝之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周时期,东夷人一度势力强盛,对周朝构成威胁。《孟子·滕文公下》载:“周公相武王,诛封伐奄……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五十”之国主要为今山东地区的东夷小国。《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惬王主之。很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后得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共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说明西周时,以徐夷为首的东夷人势力强大,曾给周朝造成很大威胁。

(三)东夷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东夷文化在中华科技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兴起,百家并作,齐鲁诸子,大抵都受东夷史前文化的影响。从科学技术、天文、地理和医学方面看,墨家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鲁班在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以扁鹊秦越人和汉淳于意为代表的齐医学派的医学成就,以甘德为代表的天文星象学及历法的重大贡献,邹衍的阴阳五行,无一不在东夷史前文化中找到它们的渊源或影响因素。

2.东夷文化在中华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东夷文化精神影响到各家学派的学术思想。然而影响最大最深以致至今也难以割舍的是东夷的“好让不争”“天性柔顺”的“仁俗”精神。如老庄道家的道法学说,黄老道家的“禁攻寝兵”“解人之斗”“见侮不辱”等主张,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都受东夷文化及东夷“仁俗”精神影响最深,能得其精髓的是孔子儒学。

(四)东夷文化在现时代的地位与作用

1.东夷文化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时代,我们要认真汲取东夷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东夷文化的精神性内涵和创新性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和阐发东夷人重仁好礼的文化价值,努力使东夷文化成为现时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东夷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东夷文化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经过长期的发展,它已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思想当中。其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对于激发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系全民族的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作用。

3.东夷文化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夷文化所彰显的人文精神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现时代,继续弘扬东夷文化,对传承中华民族在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上的优良传统,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内容有删节)

新闻推荐

外出访友坐错车交警救助迷路老人

晨刊讯(记者亓楠楠通讯员胡东旭)1月28日晚,山东省公安厅高速总队二支队莱城大队成功救助一名单独出行半路上坐错车的老人,帮助老人重新踏上探友路。据了解,1月28日晚19时20分左右,高速总队二支队莱城...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