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鲁村镇 “私人定制”巧治难点村

淄博日报 2017-11-29 10:37 大字

近几年,沂源县鲁村镇在治理落后村、上访村、问题村等难点村过程中,推行“跨村任职”、“能人回村任职”两个新办法,举措新颖、内容丰富、治理效果好,被镇村干部誉为“私人定制”治理。

“比如说,我镇推行的‘跨村任职\’,其特点就是除了让村干部能摆脱人情利益牵绊、公平公正解决村内矛盾纠纷之外,还能让优秀村书记得到锻炼。一是省时、省力,对邻村情况较熟悉,善于处理各种矛盾;二是脱贫致富项目也能找得准、时效快。”镇组织委员任大向记者介绍说。

鲁村镇涝坡村原是一个上访村,存在干群关系紧张、村里负债多、村民致富项目少等多个问题。去年,按照“跨村任职”的程序,邻村西徐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赵芹宝兼任了涝坡村书记,农村经验丰富的赵勤宝一上任,接连实施几个精彩妙招:先是结合镇上“驻村办公”活动,创新开展“驻院子办公”的活动,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入手,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成功化解村里大小矛盾,消除了干群之间误会,赢得了群众支持。

紧接着,他又实施一个“借景生金”招商引资妙招,利用山岭地宽裕和风力资源丰富特点,先后引进华电集团风力发电项目和国家电网50万伏高压线项目。项目一建成,就增加集体收入10余万元,一下子鼓起村集体腰包。有了钱就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村里安装了100盏路灯、村内道路硬化1500米。同时投资新上3万方的塘坝2处,铺设配套引水管道,新建了2公里的环山道路,就地解决300多亩黄烟灌溉难、生产搬运难的问题。新上300余亩伏巴梨,村民收入提高了。

由此,涝坡村也就蝶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干群和谐的富裕村。如今,像舍庄一村、石门村等上访村也是通过“跨村任职”很快蝶变为文明村。

“能人回村”,其特点是打破以村为主的传统选人用人模式和行业、身份、职业、地域等局限,树立人才资源共享意识,通过采取内选、回请、任兼结合等多种方式,让真正致富能力强的带富能人担任村书记。

镇建筑公司经理李友昌每年收入可达上百万,是村里经济能人。镇上通过多次动员谈话,说服他担任了安平村书记,他一上任,就带回了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很快就新上了一处占地2500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所发电可用于安平村深井提水灌溉工程,可供150余亩经济林灌溉,惠及贫困群众200余户。

期间,他还和村“两委”挖掘沂蒙民俗文化,利用生态自然资源优势,研究旅游脱贫的思路。通过举办村里千年栖真观民俗文化节,带动安平村个体商户经营增收近6万余元。像附近村的鲁村二村的经济能人魏少福、草埠一村的企业老板魏传贵等也是通过“能人回村任职”程序,担当了落后村的村书记。他们一上任,也是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村里建桥修路,新上致富项目,很快成为成功的典范。

眼下,为确保村级换届顺利进行,镇党委又对95个村班子现有状况、换届不稳定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摸排,对排查出的18个三类问题村,将与“跨村任职”、“能人回村任职”一起结合起来开展治理,同时又借机创新尝试推广“合村并居”这一新办法。藉此,该镇的“私人定制”治理的方式将更丰富,更精彩。

新闻推荐

近日,“牛郎织女”的铜像雕塑、剪纸雕

近日,“牛郎织女”的铜像雕塑、剪纸雕塑等相继在沂源县城的泰薛路、鲁山路、沿河西路建成,并很快成为路段的地标物,为文明县城再添新景,为魅力小城再添文化味道。(晚报记者孟书祥通讯员刘克...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