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顺利运行半个月,为蓝天减负,为百姓取暖 8984户居民告别小煤炉用上电暖气

淄博晚报 2017-11-28 10:36 大字

11月27日的沂源,群山环绕,天高云淡,美丽的螳螂河蜿蜒其中。这座生态小城是今年淄博市“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的重中之重,多达5518户,占到全市的61%。用清洁能源取暖,不但解决了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取暖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这片生态高地增添了“新绿”。

沂源是一面镜子。截至目前,在电网助力、电力充足的情况下,全市“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已顺利运行半个月,全市8984户居民彻底告别小煤炉,112万平方米住宅用上了电暖气,成功迈出了三年清洁取暖工程的第一步。“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施工现场

家中问暖赞不绝口

电暖气干净安全又省钱“电暖气,太好了,我们用的是蓄热式电暖气,晚上谷电价时通电6-10个小时,白天全天都可以继续放热,又干净,又安全…….”说话的是沂源县南麻街道办齐家屋村村民冯磊,记者当日上午十点来到他家时,他正和妻子陪着女儿在客厅学走路,室温近20℃。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140平方米,以往一个取暖季用3吨煤,约3000元,室温最高只能达到14℃,而且晚上要封火早上室温很低还要开两个小时空调进行提温。“最关键的是自己烧煤很危险,尤其有了宝宝之后总是担心煤气中毒,熏得屋里也很黑。”

今年淄博市推行“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冯磊一共安装了三个蓄热式电暖气片,总共花费7080元,政府补贴5700元,他每天晚上22:00左右至早上6:00左右谷电价时通电,关了电后电暖气可以持续放热到晚上第二天22:00左右。一天大约用电40度-60度,以50度计算,每度0.34元,取暖季120天,共计2040元,国家再补贴1200元,个人取暖费只有840元。

而这份温暖的背后是稳定的供电网络,是沂源供电公司的40天“浴血奋战”。南麻供电所所长李锋告诉记者,齐家屋就在原来一台100千伏安和80千伏安变压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才能保证全村的稳定用电。

大家都知道沂源是山区,百姓居住分散,有的百姓甚至住在半山腰,但只要百姓需要,供电公司的服务就会跟到,大张庄镇的红星村、双庙村、松山村等偏远山村的百姓都因为“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实现了冬季供暖。

沂源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翟健告诉记者:“沂源‘电代煤\’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们10月2日开工,11月12日完成煤改电建设,仅用了40天全面完成任务,完成配变安装87台,10千伏线路20.96公里,0.4千伏线路116.93公里,变压器87台,表箱2092只,保证煤改电村的户均容量均达到6千伏安及以上。”三个月奋力攻坚

全市8984户告别小煤炉用上电暖气沂源“电代煤”的顺利实施是全市“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的一个缩影。在淄博市其他区县,“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也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以周村彭东社区为例,该社区由周村区王村镇陈家村、姚家村、解家村三村合并,25幢楼,719户,已有380户完成了“电代煤”改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过三个月奋力攻坚,淄博供电公司配合全市“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实施的电网工程已于11月12日全面告捷,全市8984户居民彻底告别小煤炉,112万平方米住宅用上了电暖气,圆满完成任务。

淄博供电公司负责人李建鹏告诉记者,“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事关环保治理和居民生活,为了保证群众取暖用电安全,淄博供电公司全力以赴,先后投资6620万元,投入施工力量1370人,新装变压器126台、容量5.2万千伏安,新建改造供电线路182公里,更换老旧电表箱3584个。改造后,户均容量从2.23千伏安提高到6.04千伏安,确保了取暖用电需求。

“工期非常紧张,我们把11月15日定为最后期限,倒排计划,争分夺秒,保证了最快速度竣工。”李建鹏说,工程期间,调集了各车间和供电所所有骨干,集中了各类工器具。还组成4个组,奔赴10个地市14个生产厂家蹲点催货,现场检验合格后迅速发货。广大员工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连续奋战,高峰期每天60多个点同时施工,干出了最高效率和最高质量。

为蓝天减负,为百姓取暖。2017年全市“电代煤”清洁取暖工程,成功迈出了三年清洁取暖工程的第一步,成为电网企业服务生态淄博建设、助力绿色发展的成功实践。(晚报记者沙红翠通讯员远德亮)

新闻推荐

沂源县精神病防治院着力提升精神卫生保障能力

着力改善医院环境——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精神病防治院着力提升精神卫生保障能力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社会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精神疾病现状呈现“四高三低"特征——即...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