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奖”让更多公职人员引以为戒

陕西工人报 2020-08-28 06:21 大字

日前,在浙江省缙云县2020年项目推进点评会上,有两家单位的负责人颇为尴尬。他们在县领导手中接过“蜗牛奖”,他们没有得到获奖者应有的掌声,因为这个奖并不是用于嘉奖工作出色者,而是用来警示和鞭策存在懒政怠政的单位。

其实,全国不只缙云县一个地方颁发过“蜗牛奖”。2018年4月,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工商局等3家单位,曾获得周村区首批“蜗牛奖”,一度引起了舆论关注与热议。

给后进者颁发“蜗牛奖”,既起到了监督与批评的作用,又不失幽默感,这类似于影视圈里的“金酸梅奖”,获奖者也能“出名”,只是这个名气并不光彩。而要摆脱这种负面形象,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需要更加努力用心工作,真正摆脱懒政怠政的问题。

从授奖过程上看,“蜗牛奖”还是比较公开公正的,并十分尊重真实的民意。2019年10月,缙云县就公布了《关于公开征集作风建设“蜗牛奖”问题线索的公告》,设置了缙云县作风建设“蜗牛奖”认定小组办公室,专门来应对此事,并确定了7种“获奖”的指标。这包括对县委、县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推进不力,未如期实施或完成相关工作的情况,也包括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未及时处置,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总之,只要是违背民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没能履行好政府职能的做法,都有可能成为“获奖”的理由。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一些公职人员存在较严重的懒政怠政问题。他们宁可让群众“多跑腿”,也不想让自己多受累,这显然与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相违背。还有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对一些关切民生的工作任务不够积极主动,尤其是看到复杂问题时,心存畏难情绪或偷懒心理。这些行为的结果,往往就是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人相互推诿责任,无法真正为民众排忧解难。

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优化公共服务体验,是“蜗牛奖”的鞭策意义所在。让个别单位在民众面前“红脸出汗”,不只是为了监督与鞭策个别单位,更是为了让其他单位引以为戒。

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次获得“蜗牛奖”的单位,只要努力改进作风,下次就有可能评优评先,而那些缺乏自我鞭策意识与自我改革精神的单位,也有可能成为下次评选的“获奖者”。让整个干部队伍中出现踏实工作、力争上游与攻坚克难的良好气氛,才是“蜗牛奖”更深远的作用。□钟晴

新闻推荐

高标准、高质量搭建资本平台,促进金融与产业良性互动 金融赋能,打造科创产业“淄博高度”

□本报记者赵丰刘磊“年内我们还将上马2条生产线,届时跑步机年产可达20余万台。”8月25日,北京金史密斯科技有限公司董...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