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返乡,要有应对困难的准备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返乡或者正在返乡的路上。
无论是返乡创业,还是返乡做镇村干部,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带着情怀和憧憬回来的。返乡固然值得欢迎和鼓励,然而要想在乡村站稳脚跟,光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
近两年的实地采访中记者发现,乡村优秀典型的年龄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40岁以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问及当初为何返回农村,他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深深的乡土情结,想回来给家乡做点贡献,而且普遍认为农村未来可期。可见,关于乡村的情怀和预期是年轻人回乡发展的原始驱动力。
揣着情怀回来,是返乡发展迈出的第一步,当然也是成功的开始,是值得认可的好事;但迈出了第一步,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相比在城市找份稳定工作,返乡发展是更加困难、更具挑战的选择。因为乡村往往没有一套十分完善的职业框架和发展轨道,返乡年轻人需要面对的是文化程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均有所不同的社会群体,以及往往人情大于章程的基层社会环境。因此,返乡年轻人创业想有成效,当村干部想有成绩,没有三五年的历练基本就是天方夜谭。
在淄博某地采访时,一位返乡创业5年的乡村青年说,他当初回村是因为乡土情怀,“但是当孤独、挫败、无奈等所有不良情绪一起涌来时,总感觉挨不过明天。”这位26岁就返回山村带领村民创业的大学生说,工资待遇低、生存环境差、生活乏味……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5年间走了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只有他坚持到了今天。想走,总能找到理由,而留下来,就要咬牙克服各种困难。
情怀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依靠情怀,缺乏应对各种困难的决心、勇气和方法,返乡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终会让你难取真经。当然,留下,既需要返乡年轻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基层政府有所作为,主动为这些年轻人打造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良好环境。
其实,农村之所以需要年轻人回去建设,就是因为它还不完美,甚至有很多不足。敢于面对不完美的乡村,抱定坚持到底的决心,这一点就非常令人敬佩。
乡村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到来正变得愈来愈美丽,他们值得拥有掌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为了加强市体校校消防安...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