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人社创新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农民工“灵活就业” 为企业和农民工架起“云”桥梁

淄博日报 2020-08-14 07:04 大字

□本报记者董娜通讯员丁鹏马婧

8月12日一大早,记者在张店大张集的现场看到,身穿绿马甲,手拿宣传单,张店人社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宣传推广“鲁班用工”线上招聘平台,前来求职和咨询的人员络绎不绝。

当场注册成功的赵腾飞高兴地说:“真是太方便了,这种招聘模式信息量大又便捷,工资结算也很有保障,再也不怕风吹日晒了,不用在路边等活了!”

今年6月21日,全国首个农民工公益招聘平台——“鲁班用工”在淄博市正式上线,运行近2个月来,受到企业和农民工的青睐。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人数已超过3.5万,发布招聘信息近2万条,近万余人通过平台实现就业。

农民工的就业形势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用工荒、招工难,如何解决?“招聘平台将原始的劳务市场由线下搬到线上,将用工信息推送供需双方,足不出户完成企业招聘和就业上岗,为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架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山东中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区域负责人宋天智介绍。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冲击,有的甚至停产歇业。许多农民工因疫情防控赋闲在家,无法外出打工,失去了收入来源,基本生活面临困难。各类劳务市场关闭,用工单位数量减少,开工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农民工就业面临着巨大困难和挑战,双方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

针对这种情况,淄博市人社部门坚持有解思维,创新工作思路,引进由山东中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光域时代(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鲁班用工”农民工公益招聘平台。“通过运行‘鲁班用工’平台,我们希望尽可能为企业招工和农民工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帮助农民工实现方便、高效的就业,解决双方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现场,张店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胜告诉记者。

“以前每天一大早就要专门联系车辆,去劳务市场招人,去晚了还可能招不到,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挺大。”谈起招工,淄博金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吕璞感触颇深。7月初,他抱着尝试的心态下载了“鲁班用工”APP,并把招聘信息发布在平台上,没想到,当天就有几名农民工主动报名应聘。

“确实很方便,效率很高,还能节省招聘成本。”吕璞说,现在公司通过平台招了50多人,涉及泥瓦工、钢筋工、水电安装工等多个工种。

54岁的田绪纪也是这个平台的第一拨受益者。

“我在城北劳务市场看到了平台的宣传,想着没准能用上,结果还真找到工作了。”田绪纪笑着说。他是一名泥瓦工,以前是自己去劳务市场找企业应聘,这一次,坐在家里就接到了应聘电话,“在平台上填完基本信息后,不到三天就有企业联系了我”。经过电话沟通,田绪纪成为康居花苑项目工程的一名泥瓦工,日工资360元。

“平台具有岗位多、工种多、不收费、选择多的特点,供需双方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招聘和就业的有效对接。另外,我们还与平安保险合作,免费为农民工赠送意外伤害保险,最高可享受5万元的保险理赔。”宋天智说,“鲁班用工”的公益优势比传统网络平台更加突出。

农民工往往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旦遭遇工伤,整个家庭可能就失去了主要生活来源,免费赠送的意外伤害保险对农民工而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关怀。“我们做架子工,危险程度比较高,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出现意外。”田昭兵常年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他经历过没保险的阶段,近几年在规范用工的要求下,企业给工人买上保险。上个月,在工友的推荐下,他在“鲁班用工”上进行了注册,找到了工作。现在,有了企业和平台的双份保险,他坦言“干活时心里踏实多了”。

考虑到有的农民工因工伤致贫、返贫,平台还专门成立了“中芯慈善基金会”,目前,已募集了300万元慈善基金,接受了一名因伤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工失学子女的救助申请,将帮扶其直至大学毕业。此外,进一步积极拓展平台服务功能,顺利启动了《鲁班用工》公益项目,完成了首笔保险理赔;达成了首笔为企业垫付农民工工资协议,预计垫付资金80万元。

“有了农民工公益招聘平台后,我们人社部门接下来将充分利用平台便捷高效的特点,全面精准对接市内有就业需求的农民工群体,帮助其尽快实现线上注册登记。”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鸣清表示:“在减轻农民工求职就业压力的同时,最大程度维护好个人合法权益,稳定好就业工作大局。”

新闻推荐

淄博市大数据局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为深入贯彻省、市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和《实施“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任务清单...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