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演绎全息智能化 看潘苑社区如何蝶变之二

淄博日报 2020-07-17 01:59 大字

□淄博日报/融媒体中心/掌中淄博记者潘海涛王傈刘鑫

“请问你找谁?”“我给11号楼送外卖。”只见外卖小哥回答得有点懵,不知声音从哪里来。这是记者在潘苑社区红色物业智能服务中心大屏幕上见到的一幕。

社会治安防控的难点、基层社会治理的堵点,就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老旧小区的社会治理问题,不仅是社区红色物业的“老大难”,也时刻牵动着张店区公安分局广大干警和科苑街道党员干部的心。今年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潘苑社区党委带领志愿者将社区15个门封堵了11个,只留4个供居民出入。为了把资源、服务和管理下放到基层,更好地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张店区公安分局和科苑街道办事处的帮助和支持下,潘苑社区紧紧抓住疫情防控的契机,将潘苑社区建设为全息智能社区,也为社区的红色物业管理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一键呼叫让居民更安全

“自从小区有了红色物业,安装上智慧系统,我白天心情舒畅,晚上睡觉踏实。”家住15号楼的杨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上夜班,家里进过贼,老伴不敢一个人在家住,现在自行车、电动车放在楼前都没人动。”

原来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封闭后,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与科苑街道办事处共同出资在潘苑社区留下的4个出入口安装了“智能岗”,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小区需在“智能岗”内进行一键呼叫,红色物业智能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对话确认后,远程遥控开门,系统自动进行人脸、视音频信息采集和留存。“智能岗”的设立,既实现对出入人员的无感信息采集,又节省了门岗保安费用,社区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实现了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物业高兴、民警好干的多方共赢。

人脸识别让居民更放心

“夜不闭户”曾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美好向往。社区工作者许纳给记者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6号楼有户居民没有签物业服务协议,有一天红管家服务队巡查发现他家的门从白天到晚上一直开着,便给他打电话询问是自己开的,还是忘了关门。结果这户居民不好意思地说“麻烦帮俺关上门吧,我来青岛已经四天了。”回淄博后,这户居民家里什么都没丢,不仅非常感谢红管家服务队,还立刻签了物业服务协议。在潘苑社区的4个出入门前,除了有智能岗,还安装了人脸门禁机和车辆道闸,社区居民凭人脸、车牌识别进出,对流动人员采集信息时,特别注明租赁房屋起止时间,该时间作为人脸和车牌出入的有效时间,过期失效。智能门禁的建立,不仅实现了数据采集手段的转变,还提升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准度。在花园陪女儿玩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人脸识别精准又方便,戴着口罩都能认出来。”

智慧社区让居民得实惠

潘南小学坐落在潘苑社区内,每到学生放学时间,紧临潘南小学的道路便因随便停车而堵得水泄不通。

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在这一路段划定为机动车禁停区域,并安装禁停检测球,只要禁停区域有人停车,检测球立刻自动喊话:此处禁止停车,请马上驶离。此外,还有许多“秘密武器”分布在潘苑社区的各个角落。监控摄像机67个,实现了辖区监控全覆盖;在垃圾箱、变电站安装声光警戒摄像机4套,实现垃圾分类提醒和进入危险区域提醒;在制高点安装全景AR摄像机,实现社区高点全景监看、隐患监管;在出入口和公共活动区域安装WIFI采集5套,采集人员手机MAC信息;安装RFID识别系统4套,实现电动车防盗芯片信息采集。全息智能感知网络的全面覆盖,使社区做到人过留像、车过留踪、信号留痕。伴随着智能化管理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社区房屋租金和房价都有了大幅上涨,85岁的张云辉老人说:“在这住了30多年,亲眼见证小区的变化,环境越来越美了,日子也越来越舒心。”

新闻推荐

大染坊丝绸微信商城即将闪亮上线 “齐品·淄博”赋能制造业再创新模式

□本报记者杜清亮淄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创产业却缺乏统一的官方品牌。为落实市委“六大赋能”战略,让“文化赋...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