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压实环保责任、坚持全域治理、谋求精准长效,一季度全市环境质量考核夺得第一名 为高质量发展植入“净化器”
□融媒体记者刘靖
近段时间以来,周村区市民的朋友圈经常被蓝天白云的美照刷屏。湛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朵朵白云,远山在城市天际线上清晰可辨,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渐成常态的“周村蓝”,正在逐步成为这座小城最靓丽的生态底色。
一组统计数字有力印证了周村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记者从区生态环境分局获悉,一季度周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65天,同比改善14天,优良天数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列第一,PM10同比改善率、PM2.5现状浓度均位列全市第一。正是凭借如此出色的表现,在一季度全市环境质量考核中,周村区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成绩背后,是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周村区把环保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区级领导班子成员挂包责任制,成立区空气质量调度指挥中心,巩固扩大省级网格化试点成果,通过平台化调度、网格化监管、即时化交办、清单化整改,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去年以来累计发现解决问题3.89万条。实施“双20”计划,围绕区和镇办空气质量退出省、市后“20”目标,量化细化考核办法,层层传导压力,抓实扛牢环保责任。坚持“刑责治污”,对环保违法零容忍,以高压态势倒逼责任落实,去年以来累计立案151起,刑责治污16起。
环保治理千头万绪,牵扯面极广,为确保治理无死角,周村区坚持全域化推进环保治理。针对VOCs排放点多面广量大的问题,在全市率先开展“油改水”的基础上,对家具、风机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制定专门方案,分类治理提升,制定“挂图作战”手册,形成问题发现、整改、销号闭环工作机制,确保发现一个、解决一个。硬化城乡平交路口593处21.9万平方米,绿化裸露土地139万平方米,城区32条主次干道“以克论净”“路见本色”,60个施工工地全部落实“6个100%”“8个100%”。交警、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24小时联合执法,去年以来共计出动1124人次,检查重型柴油车4992辆,按期完成老旧柴油车淘汰任务。
生态环境保护重在抓长效。周村区牢固树立有解思维,坚持在“抓小、控源、精准、治本”上下功夫,切实防止问题反弹、巩固治理成效。针对臭氧污染成因复杂、难治理的问题,率先开展空气质量保障试点,综合运用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手段,对臭氧生成的前体物VOCs和NOx溯源监测、靶向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解决环境污染动态化、治理调度碎片化的问题,对网格化监管、污染源在线监控、空气质量调度指挥“三个平台”进行整合,统筹运用排污许可和“二污普”数据,探索建立一体化、多功能的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精准施治,形成了全覆盖、无死角、全天候的环境污染监管和治理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道峰通讯员王琦报道本报讯4月24日,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全市法院以“服务大局”为基本...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