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三不”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山城
4月10日,沿G205进入博山,只见道路两侧鲜花、树木错落有致,绿意盎然间与粉刷一新的楼宇交相辉映。正在路上散步的张大爷,提起这条路的变化喜不自禁,他说:“这条路真的越来越好看了,之前我们都不愿意上街走路,过往大货车尘土飞扬,绿化带草木枯败,路上经常有垃圾,连个厕所也没有。可现在,我们都愿意到这条路上走走,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欣赏美景,心情非常舒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自全市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博山区早行动、提标准、快推进,强化措施、尽锐出战,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大整治大提升治理模式,通过做好三个“不”,环境整治得到显著改善,城乡面貌换新颜,一个生态宜居美丽的新山城呼之欲出。
用督导考评激发内生动力,压力传导“不减”。博山区在行动中,综合考量部门间的责任分工、城市农村的南北差异以及随季节变化调整的工作重点,用心研究制订了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的考核评价标准,充分引导党员干部拿出激情、责任部门发挥专长、各镇街形成特色。同时,建立区领导“四不两直”随机抽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协调对接、现场办公处理,确保问题即查即改。
用部门挂包促成长效落实,统筹推进“不乱”。坚持分类施治,全区所有部门单位对101个村居实施全面挂包,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出23个工作进展缓慢、困难问题较多、整治效果不明显的薄弱村居实施攻坚提升,由区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部门监督企业落实大整治责任主体,各部门切实靠上人力、拿出物力、挤出财力,做到整改不到位不脱钩、问题不解决不脱钩。通过党员干部周末大扫除、贫困户卫生帮扶、“门前五包”等措施引导群众自觉行动,老百姓参与热情明显提高。
以项目运作引导多元投入,创新工作“不断”。投入不足一直是大整治行动中的难题。博山区坚持用“有解思维”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不等不靠不要,通过项目实施引导多元投入,解决了一些难点问题。加强与银行、商会等机构合作,积极探索以政府债券形式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将路域环境整治、裸露土地治理、农村环境整治打包策划成生态振兴项目,强化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促进行动开展。到青岛崂山考察学习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在市容市貌、城乡接合部改造、绿化层次、景观提升等方面加强学习创新。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建立智慧停车综合管理系统,创新智慧停车管理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新建一处专业垃圾集中处置中心,摸索出一套线上线下处理体系,填补了专业垃圾分类处置这一“空白点”,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周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崔葳通讯员刘彦廷马锋近日记者在周村区实验中学看到,学校教学实验楼项目主体已完工,施工人员正加...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