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召而战,必挺身而出” 本报记者专访周村区援鄂医疗队队员马雪
马雪在方舱医院整理资料□融媒体记者 岳虹妃
她说面对患者的句句感谢受之有愧,她说方舱里的志愿者们更加辛苦,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每一句话都是云淡风轻地说出,但每一句都似重锤擂鼓震撼着所有人的心。
马雪,区医院消化呼吸科主治医生,因疫情需要,有着12年呼吸内科工作经历的她临危受命,从2月9日10:30接到援鄂通知到12:00出发,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马雪匆匆告别了同为医生的爱人,把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父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在36岁生日当天,马雪进入了武汉最大的汉阳区国博方舱。连续9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逐一了解病人的病情。在进入方舱的第一天,她就排查出了一名病情加重的患者并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初至武汉,马雪的内心曾有过不安。她直言:“虽然之前有在发热门诊的工作经历,也还会有些担忧。”但在进入国博方舱,见到病人的那一刻,马雪心里所有的不安都消失了。病人的配合、问候、以及声声道谢都化作无限力量将不安感击碎,和同事一起默契的协同作战,也让马雪信心倍增。“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医院,但是我们都非常团结,互相照顾,从不叫苦叫累,那段最艰难的时光,最让我感动。”每天的工作量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与努力,而常人眼中的苦,却成了马雪心中的乐。
3月8日休舱之际,在转运走最后一批病人后,马雪忙碌着各种报表统计、病历归档及物品交接,看着方舱内现有病人数为0,她的心里百感交集。“连续在舱内工作近11个小时,这个班比以往任何一个班都要累,但想到是由我们圆满完成的休舱任务,心中充满自豪感,终于可以回家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马雪激动地说道。跟大家一起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写下了最后一次记录,签下了名字,她和队友累计收治患者599人、转院291人、治愈出院308人,交出了“零死亡、零感染、零返舱、零事故、零投诉”的抗“疫”答卷,为这次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去时,就只想着治病救人。从接到通知到出发,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匆匆忙忙的没有太多感触。没想到今天回家,竟然有点近乡情怯,还有点紧张。”4月1日11时,远远看到正在医院门口翘首等待她的“一家老小”时,马雪的心跳突然加速了。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两个儿子,马雪一个箭步上前,拥抱完大儿子,想要接过老父亲怀中抱着的小儿子,而孩子怯怯地看了她一眼后,转身趴到了姥爷的肩膀上,一向坚强的马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是我亏欠了孩子,现在任务终于圆满完成平安回家,总算有时间相夫教子,好好做一回女儿、妻子和妈妈了!”在马雪眼里,母亲的身份赋予了自己更为强大的内心。她表示,等儿子懂事后,要把武汉的经历讲给他听,希望可以教会他勇敢,做有担当的男子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援鄂的几十个日夜是马雪终生难忘的记忆,她和战友一起奋战,不仅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的乐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香港《大公报》刊发专版《淄博内陆港:让家门口变为出海口》,以淄博内陆港“淄博至黄岛”班列开通为切入点,...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