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赵执信诗作书法中堂

淄博日报 2019-12-05 00:44 大字

□李鸿雁

淄博市博物馆所藏《赵执信诗作书法中堂》高153厘米,宽47.5厘米,宣纸呈淡黄色,无地纹,质地细软。

这件作品非原装,后经揭裱,全绫装裱,品相完好。该幅中堂是赵执信用规整的小楷抄录的自己的两篇五言古体诗,分别描绘烟台芝罘海市蜃楼和太(泰)山秋色的所谓山海旧咏:

“今晨雪乍晴,寒日升扶桑。出门邀何伯,东向同盳洋。昨日之(芝)罘山,紫翠点水如鸳央(鸯)。未至二三里,见人欲飞翔。朅来忽复不相识,回峰迭嶂皆摧藏。光然烟霭中,城郭连帆樯。疑是秦楼船,归来阅千霜。又疑瑶宫与贝阙,神山倒影沧流长。飞仙骖虎豹,晃漾凌波光。招招不得语,目极天苍黄。同游竟指是海市,对之使我神杨扬。岁序閇(闭)冰雪,鱼龙走颠僵。非时出瑰丽,此遇超寻常。当年苏夫子,雄词自炫警海王。嗟我本凡才,未敢执笔相颉颃。不请亦得睹,失喜欲发狂。巨川细流两无拒,信知大海真难量。准拟还家诧乡党,讵肯此地辞杯觞。天穷人厄两莫问,微尘大地俱荒唐。客散景变灭,半山还夕阳。辞归却听暮潮上,浩浩天风吹面凉。雪后过海上,海市见之(芝)罘,下坐对竟日,饮酒成诗,时十月十日。

“昨行太(泰)山东,白云蓊天门。但觉耳目异,岂识冈峦尊。晨朝路南转,北面朝丈人。秋风生西极,万里开朝暾。披豁盛大容,摆簸雷雨痕。洗然心眼前,光矣神灵存。两观耀日月,指顾引越秦。三溪郁参差,秀色相吐吞。左拥千寻壁,松柏晴犹昏。禅亭久荒没,辇道方增新。右暎万碧瓦,瀑布悬天绅。冉冉水帘垂,一一白崔驯。喷薄冰玉碎,腾攫蛟龙伸。谁掬沧海波,濯此青嶙峋。匡庐抱银河,失意空南奔。何况峄与蒙,停停复云云。我如蓬虆士,意外睹九阍。崴嵬但遗视,虎豹无轻嗔。平生几两屐,咫尺惭逡巡。终当结茅宇,长与神房邻。天绅、水帘、白崔,皆西溪瀑泉名,道书太(泰)山有神房阿阁望太山诗壬午(1702)立秋后四日,偶忆得山海旧咏各一首,腹稿不无错误,因见晓先生年长兄之索书也,录请是正并质笔法益都赵执信。”

该作品文末押脚印三方,一为朱文方印“执信臣印”,一为白文方印“更庵”,一为朱文的金石书画的收藏印。

淄博市境内的孝妇河流域有清一代人文荟萃,巨星争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神韵说”引领清初诗坛半个世纪的王士禛(渔阳)、以《谈龙录》揭橥现实主义诗学大旗的赵执信、以《聊斋志异》登临神怪志异小说顶峰的蒲松龄,被称为清初孝妇河畔的“文学三杰”。淄博市博物馆曾有幸征集到赵执信书法作品四件、绘画作品一件,其中书法作品具有代表性,对研究和鉴赏赵执信书法艺术有着重要意义。

综观赵执信的书法墨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墨迹从笔划力度、行笔习惯、墨色神韵、间架结构、谋篇布局等诸多方面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其书法艺术的特色:中锋用笔,骨力遒劲,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墨色凝重;间架结构以长方取势,笔划劲紧促迫,以劲力为追求;谋篇布局规行矩步,整齐划一,方方正正。不难看出,赵执信书法受欧阳询、褚遂良的影响甚大,法度谨严,自出机杼。

赵执信(1662—1744),颜神镇(颜神镇于清朝雍正年间升格为博山县,颜神镇为县治所在地,改名博山,现为淄博市博山区)人,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赵执信十八岁中进士,官至右善赞。康熙二十八年,其因在佟皇后国丧期间观演《长生殿》被革职。赵执信少年得志,诗名远播,独树一帜,与倡导“神韵说”的另一诗界领袖王士禛分庭抗礼,独倡“诗中有人”的个性化创作主张,作《谈龙录》以攻王士禛,成为当时诗界的另一个主要的领袖人物。赵执信在诗界的赫赫盛名,部分掩盖了其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应有的地位。就现在所发现的许多赵执信存世的书法墨迹来看,其充满个性的书法艺术特质,在书法艺术史上亦应占据重要的地位。

毋庸置疑,书法艺术的基础是所谓的“功力”,亦即“法度技艺”。但是书法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其灵魂是“个性”,是个人的“灵性”,即艺术上的“这一个”。就“功力”和“法度技艺”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或许有其普遍意义的审美标准和评判依据。但卓立于“功力”基础之上的“个人风格”和“灵性气韵”,却人言言殊,见仁见智,很难有统一的评判标准。环肥燕瘦,姚黄魏紫,各领风骚,这方面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的高低优劣,则主要受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化修养、审美境界、灵气及悟性高低的影响。

赵执信在《谈龙录》中曾精辟地指出:“昆山吴修龄(乔)论诗甚精,所著《围炉诗话》,余三客吴门,遍求之不可得。独见其与友人书一篇,中有云‘诗之中须有人在’,余服膺以为名言。”“诗之中须有人在”可以作为评判一切艺术作品优劣高低的重要标准。“有人在”即有个性,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艺术作品中是否“有人在”,是区分“艺术家”和“艺术匠人”的主要依据。以此为据,审视赵执信的书法艺术,锋芒毕露,率性而为,其书风带有鲜明的个性元素和独特的风格特征,而其不趋附、不媚俗的人格跃然纸上。

总之,赵执信的书法作品,功力深厚,个性鲜明,体现了其艺术追求和个人艺术风格,为中国书法艺术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

新闻推荐

弘扬宪法精神争当普法先锋

本报讯今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也将迎来第二个“宪法宣传周”。12月1日,淄博市检察院举行“弘扬宪法精神争当普...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