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搬迁:不能忘却的纪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光辉灿烂的70年,周村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那些为解放周村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则在陵园中安眠。1999年开始的烈士陵园搬迁工作是周村历史上的大事,不仅改变了城市面貌,也为烈士们找到一处静谧之地。2000年3月,周村革命烈士陵园被市政府正式批准更名为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张群是陵园搬迁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印象深刻。
考察论证争取资金
周村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彼时的陵园位置尚属于周村城郊,是烈士长眠、群众哀悼的肃静之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扩容,到20世纪90年代,陵园的位置已经由原来的郊区变为城区,不仅是城市中心所在,而且紧邻菜市场,嘈杂的环境不再利于烈士英灵安息以及悼念活动的开展,也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
为此,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启动烈士陵园搬迁工作。为了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张群带着某部队的测绘大队对周村附近的米山、黑山、大埠山、马鞍山一一进行了严格的实地勘测,通过分析勘测数据,发现无论是绝对高度还是整个山坡的走势,最合适的就是大埠山。
1999年,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搬迁,计划投资1200万元,其中向省市争取150万元,于当年3月份举行了奠基仪式。
棘手难题 一一化解
周村烈士陵园从建成后历经多次改造,搬迁烈士遗骨是一项最为慎重、艰巨的工作,为此张群请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充分考量,聘请民间能工巧匠,专门打制了尺寸大些的骨灰盒盛放遗骨。
烈士墓区施工也是一大难题。大埠山上土层较薄,下面全是石头,必须用钢钎开凿,施工难度非常大。完工后,烈士墓区比设计方案抬高了1.5—2米。还有纪念碑施工。那时已经进入冬季,地面开始上冻。于是就在纪念碑周围用篷布全部围起来,把沙子烧热再和水泥搅拌。经过紧张施工,纪念碑按期竣工。第二年清明节举行开园仪式,省里有关部门领导来参观后,都说周村烈士陵园搬迁是最成功的。陵园搬迁后,原址就改建成了现在的人民公园。
举行仪式冒雨搬迁
1999年7月,正式启动烈士遗骸搬迁工作,用时整整半个月。最先搬迁的是一马三司令的遗骨,恰好那几天阴雨连绵,他们的亲属找了3位外科医生。当时制订了两套搬迁方案,如果原来所用的红木棺椁不腐朽,就继续用;如果腐朽了,就用新制作的实木棺椁。最终还是启用了第二套方案。
那是7月份的一个雨夜,3位外科医生把烈士的遗骨仔细摆好,历时3个多小时,起完遗骨之后雨就停了。第二天,区委、区政府举行搬迁仪式,一马三司令的棺椁由6名士兵抬着,用汽车运到大埠山烈士陵园。此后,其他烈士的遗骸也陆续搬了过去。
为了防止烈士遗骨遗漏,最后用挖掘机一点一点进行挖掘,结果又找到3具遗骸。
原先陵园里还埋葬着许多无名烈士,为此建了无名烈士碑。在搬迁的时候,那些无名烈士的遗骸也都移了过去,并根据周村英名录上记载的人名,单独建了墓碑。还有一些散落在各处村庄的烈士墓,也集中迁到陵园安葬。
令张群遗憾的是,当时有一位安徽的老人,曾多次在清明节来寻找儿子的遗骸。陵园方面根据他的口述记录了情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找到那位烈士遗骸。
新建展馆绿化陵园
陵园新建了纪念馆,一层是烈士英名录,二层是一马三司令及纵队、支队领导人等相关图片,主要是原烈士陵园中的照片,当时保存得很全。后来新烈士陵园成为淄博市烈士陵园,需要把市里其他区县一些烈士的图片、介绍放进去,就专门设立了其他区县的展区。
陵园的维护投资很大,特别是前两年的绿化,把原来陵园的树能移走的都移走了。烈士墓区的绿化树种是黑松,很适合在山区生长。陵园下层游园种了很多白玉兰,2005年以后,基本就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陵园的塑像用铜制成,由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者之一侯一民设计,浇灌成型后移了过来。
叙述人:张群
采访时间:2018年11月9日
采访地点:张群家中
现场采访:仇勃张欣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周村区举办2019年度免疫规划综合技术培训班。培训班总结了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情况,对...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