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APP作业引发家长担忧

淄博日报 2019-10-10 00:55 大字

欢迎识别二维码进入专题页,填写问题线索图为一款小学APP作业软件□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记者齐新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许多学习类APP走进校园,一些老师会在这些APP上布置作业。近日,有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这种作业方式引发了家长们的担忧。

张女士的孩子就读于淄博高新区的一家小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她在手机上下载了2个学习类APP。据其介绍,孩子上一二年级时,“一起作业”“乐教乐学”用于数学科目,2个APP老师交替使用布置作业;如今孩子上三年级,这2个APP继续使用,分别用于完成英语、数学课后作业。

张女士说,本学期开学以来,英语老师每天下午都在群里布置APP作业,主要是跟读单词、句子或做一些选择题等,每天孩子放学后花在APP上的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周末作业量相对更大一些,需要近半个小时完成,并且只能一次性做完,若中途退出只能再从头开始做。数学除了书面作业外,老师隔三差五也会布置一些APP作业。即使在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各科加起来,孩子每天写作业的时间都不短,如果不在身边看着,孩子自己用手机写作业用时更长。而一旦孩子未能按规定时间完成APP上的作业,老师还会在班级群里截图通报。

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老师用APP布置作业这种方式,不少家长并不赞成。这部分家长认为,小学生自律意识不强,有可能借着写作业的机会,偷偷玩手机,时间一长会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上瘾容易戒瘾难。此外,家长担心孩子长期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眼疲劳损伤视力。有家长告诉记者,一些APP通过闯关、计时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一定的圈子里互相竞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小学生自制力有限,一些孩子会为了获得更高的积分不停闯关,而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对视力难免会产生影响。

另外,一部分忙于工作孩子由老人照看的家长,对老师布置的APP作业,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的APP作业,感到无助和苦恼。今年暑假期间,刘女士将孩子送到公婆家住了一段时间,由于老人年事已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家中也没有上网,孩子就未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每天“打卡”的APP作业。对此,刘女士很是无奈:“孩子放假去看望一下老人,父母工作在身不可能一直陪着。听说为了完成假期‘打卡’作业,有的孩子都是家长帮助完成的,这根本起不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希望老师在布置APP作业时更能人性化。”

在互联网时代,辅助学习类APP的兴起可能是个趋势。但仔细分析,持反对意见家长的担忧和苦恼也不无道理。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做到让孩子健康成长成才,让学生家长放心满意,这对教育部门及学校和老师来说,是一道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试题。

新闻推荐

周村小伙阅兵仪式上为家乡争光

□融媒体记者孔令海在国庆阅兵仪式上,由3000名来自北京市的大、中、小学生组成的广场合唱团,以一曲无伴奏合唱,拉开...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