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近14亿中国人与“老”携手当你老了 让我们一起呵护 破解老龄化挑战的中国探索
“中国式”养老,将走出一条新路
重阳节至,养老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这是一场你我皆置身其中的变化:每天两万多人进入老年,60岁以上老人近2.5亿……面对挑战,“中国式”养老,将走出一条怎样的新路?
记者近日赴多地调研发现,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从保基本、兜底线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探索健康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难中之难”
5000万失能失智老人,应该怎么办?
王琳(化名),50岁,家住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母亲78岁,阿尔茨海默病确诊7年。
从最初的据理力争、委屈落泪,到现在掏出病历本、默默结账,今年以来,王琳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去菜店接回“买菜”不给钱的母亲。
几乎每一位失能失智老人的背后,都有一段家庭艰难挣扎的过往。
4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失能、失智老人群体达到5000万,总体疾病负担超过万亿元。
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开出了“医养结合”的大药方。
自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医养结合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护理、安宁疗护等一系列服务需求逐步得到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到2万多家。不少家庭不必独自艰难负重前行。
然而,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被公认为养老服务业的“难中之难”。难在何处?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说,难在它是一件专业的事,导尿管、压疮、吸痰、插鼻胃管,家里人基本搞不定;难在它是一件耗人的事,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得闲。
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配置标准3∶1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然而,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数量却相去甚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医养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要求“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今年也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要在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权威人士表示,政府要下决心简化审批,取消不合理限制;发展医养保险,增加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保险品种,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打通医养结合“堵点”,必须啃下“硬骨头”。
针对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我国加速攻坚照护难题,提出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快发展包括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
“医养结合是一个新生事物,难免在发展中遇到很多痛点、堵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下一步将推动医养结合在人员、医保、土地和租金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加快构建“医老、护老、养老、终老”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最大群体
九成居家老人养老,能否过得舒心?
从清晨到黄昏,从公交站、公园到小区楼下的广场,随处可见老年人的身影。这时,你会深切地感到,老龄化就在眼前。
中国有2.5亿老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英国总人口的3.76倍,日本人口的2倍,澳大利亚人口的10倍。
庞大的群体背后,是空巢老人多、困难老人多、老年抚养比高的突出特征。中国,如何扛起如此艰巨的养老重任?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连续编制实施了五个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有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均将老龄工作纳入其中。
从重点发展居家养老,到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再到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养老政策表述一次次“升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搭建起了“中国式”养老的“四梁八柱”。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南京建邺区,一半以上老人“挤”在莫愁湖街道。在这个典型的老年人社区,养老机构少,公共设施差,想要安享晚年,还真是个愁事。
在城市乡村,都有像莫愁湖街道这样的聚居老区。老年人习惯老宅子。让居家养老成为老人暖心的“小港湾”,守住“乡愁”,就近“颐居”,是“中国式”养老必须攻克的难题。
养老服务驿站、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多地开始探索以街道、社区为基点的就近养老模式,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盘活养老“一张床”,优化养老“一个圈”。
在为政策叫好的同时,一些社区养老驿站也暴露出“服务下线”、收费偏高等问题。
不过,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舒畅,中国正在着力破解更多“痛点”问题,政策的脚步声愈发密集——
从今年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支持养老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为老年人提供以居家为基础的助餐、助医、助行、助洁等便捷服务,再到民政部发文要求到2022年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在“精雕细琢”上下功夫,养老政策越来越暖心。
潜力“人口”
一半以上“活力老人”,只能是包袱吗?
一提到“老”,很多人就会有太多的精神负担和彷徨无措,仿佛一老就成了“包袱”。
满足更多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他们优雅地老去,也是“中国式”养老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浙江省舟山市的海岛学校,孩子们今年迎来12位“高龄”老师。这些不超过65岁的优秀退休教师来到这里发挥余热,给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学校“补血”,还能帮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让银龄教师“劳”有所得,舟山市教育局给他们每人每年10万元的讲学经费,报销一年两次的探亲交通费。
得益于财政部、教育部实施的“银龄讲学”计划,4000名银龄教师将奔赴四川、重庆等多地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扶贫的战线上,他们将实现人生“下半场”的价值。
我国2.5亿老人中,60岁到70岁的老人占一半以上,这些“年轻”的老人,国际上称他们为“活力老人”。
“既然有银龄老师,就可以有银龄医生、工程师、志愿者……活力老年人是可以‘掘金’的优质人力资源,是最有潜力的老年人口红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说。
记者了解到,在深度老龄化的日本,从出租车司机到便利店收银员,甚至是重体力劳动者,“银发族”活跃在各行业第一线的情景并不少见。
吴玉韶说,整个社会都要树立积极老龄观,社会要鼓励老人参与,老人也要主动加入。“广场舞”可以跳,舞台还可以更大,要把“余生”变成“新生”。
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鼓励其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传播文化、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活动;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已把老年人关爱服务和老年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
83岁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三潜南海”、96岁的吴孟超院士依然在给患者做手术、协和退休名医生志愿队坚持为贫困地区义诊……这些勃发的精神力量是应对老龄化的内在动力。
该补的课
每年上千万人次老人跌倒,怎样除隐患?
织起了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障网、养老金“十五连涨”、近3000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我国不断夯实养老兜底保障基石,给越来越多老年人带去暖心“礼包”。
“养老是社会问题。”李玲说,养老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国式办法就是要调动每一个社会细胞的力量,尽可能用小投入解决大问题。
公交车门槛高、地铁没电梯、公厕没扶手、红绿灯太短……在向快速老龄化转变的过程中,对健康成年人来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却成了公共场所里一道道“高墙”,让老年人举步维艰。
位于厦门的神山三航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68岁的住户黄美英家中布局老旧,电线裸露。社区派专人走进黄美英家中,用防滑砖重新铺设地面,增加马桶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并对电线进行重新布设覆盖。
在中国,老年人每年跌倒2500万次,60%的老年人意外跌倒发生在家中。一根电线、一条加热毯、一个玻璃杯……家里的小细节,成为老年人安全的大隐患。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下发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解决住宅“不适老”问题,把养老院“搬回家”,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老年人家庭安全网,已是当务之急。
在上海,4万名低龄老年志愿者通过邻里网络,和高龄独居老年人结成了“老伙伴”,由政府补贴一些话费,没事打打电话、串串门,给他们更多的情感关爱。
为了让老年人生活更美好,我国开始着力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积极培育老年人用得上的产品和服务,不让互联网时代落下一个老年人。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才有可期的未来——中国正向世界规模最大的老龄化发起“攻坚战”,让近14亿中国人与“老”携手,与“老”幸福余生。
文图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书香弥漫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与共和国同行”全国职工主题阅读山东淄博供电公司专场侧记
“在浓浓的书香和朗朗的读书声中,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真是别有一番意境。”9月25日,在全国总工会主导的“与共和国...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