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资源支撑保障 助力淄博高质量发展

淄博日报 2019-09-27 08:53 大字

召开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年动员会现场指导企业节水用水工作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验收太河水源地联合执法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项目成果评审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太河水库全貌

淄博市是全国110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只有9.8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32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二,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九分之一。面对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坚持把“有效缓解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作为第一要务,综合措施并用,开源节流并重,实行综合用水,强化计划用水,狠抓节约用水,重视水源保护,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开展“工作落实年”要求,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深刻检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体制机制上的差距不足,高标准开展了“水资源管理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9年5月,淄博市正式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这是继2010年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之后,淄博市水资源管理再次获得国字号荣誉。

下一步,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大抓落实、狠抓落实,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做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三个服务”,以水资源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定位,高标准开展水资源管理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淄博市凤凰涅槃、加速崛起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保障。

补短板强监管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巩固提升饮用水源水质,全力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每月对饮用水源地监测数据认真进行统计分析,要求每年至少开展1次水源地水质全项目分析,以便准确、全面反映水质状况。每月将水源地水质监测情况报市政府,并通报市生态环境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切实保障饮水安全。

扎实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提升水源地饮水安全。组织编制了淄博市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为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提供支撑。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淄博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工作,并将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工作纳入水资源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定期对达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安全达标建设,客观查找淄博市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分析原因,提出有效整改措施建议,提升水源地管理水平。

推进水源地生态修复工作,助力水源地环境安全。积极推进水源地生态修复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启动编制了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方案,制定了水源地生态修复方案大纲,推进水源地生态修复方案编制。目前,全市19个水源地生态修复方案已编制完成,并经政府批复印发。

突出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障供水安全

严格用水过程管理,夯实节水工作基础。不断深化非居民计划用水管理,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促使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扎实推进水平衡测试工作,积极引导用水户加大用水工艺改造力度,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型技术、工艺、设备,不断提高用水效率。

突出节水载体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部署要求,在全市部署开展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目前全市已有4个县区通过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全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了50%,已提前达到2020年全省4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要求,位居山东省首位。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营造浓厚节水氛围。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节水知识竞赛、“节水辅导员”进校园等节水宣传系列活动,多视角、多途径、多场合传播节水理念,直接参与受教育的人数累计达30余万人,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爱水节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开展节水课题研究,打造“淄博节水”品牌。自2016年以来,高质量完成了水利部委托的《典型地区计划用水管理现状分析》《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2008)》修订、《计划用水指标科学核定方法研究》等项目。由地级市独立承担水利部研究项目,充分体现了对淄博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肯定,也进一步提升了淄博节水的影响力,树立了行业品牌。

近期,水利部组织《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6家中央主要媒体开展“节水中国行·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主题采访活动,专题选定淄博市作为节水工作典型进行了采访报道。

坚持节水优先,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严格执行调度令制度,不断提升水资源优化调度配置能力。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定人”的原则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要求,结合淄博市水情工情,严格执行水资源调度令制度,根据水源地水量、水位、水质情况,及时调整制定水源优化配置方案,保障了全市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同时,组织完成了《淄博市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了淄博市近年来水资源情势变化和水资源状况,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强化水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加快超采区综合整治,修复地下水生态。通过实行“控采限量、节水压减、水源置换、修复补源”等措施,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控和水源置换,实行超采区治理总量、地下水位、地下水开采量“三元”控制。多方争取和筹集中央及省级超采区治理资金共1.1亿元,助力超采任务较重的区县完成好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任务。自2016年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以来,全市共压减浅层地下水2228.76万立方米,深层承压水625.2万立方米;封填(存)浅层地下水自备井313眼,封填(存)深层承压水自备井42眼。全市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由2015年底的23.0米变化为2019年初的22.39米,超采区的平均水位升高了0.61米。

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超采区综合整治

狠抓水利执法,维护正常水事秩序

2016年,完成水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成立市水政监察支队,极大地提高了水政监察的执法效能。针对水事环保、水资源保护、水工程运行、河道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取用排水专项执法检查、地下水自备井专项整治、河湖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专项执法活动,有力地维护了取用水秩序。

全力推进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工作。已经建立了水政监察支队工作职责、水政监察支队会议制度、水政监察支队学习培训制度、水政监察支队违法案件受理登记制度等10项制度。按照省水利厅水政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推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设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水政移动执法平台系统一期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厅全面推行三项执法制度示范单位审核验收,被评为全省水政执法规范化单位。

同时,建立完善了专业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执法网络,增加巡查频次,及时制止水事违法行为,每年开展执法巡查200余次。近年来,办理简易案件约71件,一般执法案件40件,受理上级转办及群众投诉举报件44起,共罚款入库26.6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追缴入库400余万元。

大武水源地是我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岩溶地下水水源地,是淄博市重要的地下水水源地。为强化大武水源地保护,经市政府同意,组织开展了《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项目开展以来,会同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等十余家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在超额完成收集测量、钻井实验、示踪试验及流速流向探测等外业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武水源地及周边256平方公里范围内500米以浅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与地下水水流、水质数值模拟进行了无缝对接及一体化展示,为大武水源地的土地利用、水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同时,研发了水资源管理APP,方便随时随地查看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和水量监测信息。

今年4月,召开了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验收及成果鉴定会。由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认为,此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地质结构、地下水流、水质演化三维可视一体化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还自主研发了大武水源地水井封堵防渗技术,圆满完成了146眼水井的封填防渗处理,有效防止了水井串层污染威胁,在世界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取得领先成果,为各地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了有益借鉴。

创新管理手段,开展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建设

新闻推荐

淄博市“保健食品”整治再发力

9月26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了“健康中国你我同行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活动。(本报记者路锦摄)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