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龙泉窑三足洗
□高晓阳
淄博市博物馆藏有一件龙泉窑三足洗,三足洗通高9.4厘米,口径31厘米。其口沿内折,圜底,三兽蹄足,釉色青翠,这是明代龙泉窑瓷器的特征。器外腹口沿下两弦纹内饰乳钉九枚,其下饰八卦纹,整个造型有一种向上劲挺的流畅感。最协调统一之处是弦纹的应用,从器口开始至外底部有数道弦纹,或凸或凹,并与八卦纹饰相呼应,形成对比变化,体现龙泉窑匠师高超的装饰技艺。特别是来源于青铜器造型的兽面纹三蹄足,具有独特的形式美。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窑口、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龙泉而得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其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朱伯谦先生在《龙泉窑青瓷》一书中曾将龙泉窑的发展归纳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魏晋和五代十国时期是开创期,瓷窑少,龙泉窑的生产时断时续,处于就地销售的生产阶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发展期,龙泉窑发展快,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南宋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期,龙泉窑迅速发展,青瓷质量大大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广大市场;明清时期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处境艰难,瓷窑不断地倒闭,清代晚期结束烧造。
元代龙泉青瓷烧造量大,风格与南宋迥异:器形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为白中带灰或淡黄;釉色为粉青带黄绿,光泽感较强,釉层半透明;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印、贴、塑等,以划花为主,花纹粗略,线条奔放,纹饰以云龙、飞凰、双鱼、八仙、八卦、牡丹、荷叶等为多见。明代龙泉窑青瓷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明代龙泉窑以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为主,器物胎壁厚重,器底粗糙,釉层厚,透明度高,釉表光泽感强。
八卦纹是典型的瓷器装饰图案之一,指《周易》中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种图形。《易传》认为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易经·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是古代阴阳学说的基础。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八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代表阳,用“--”代表阴,将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作八卦。在中国文化中,它与阴阳、五行一样是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内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就像八只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装进其中;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此件器物设计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釉包浆浓厚、莹润似玉,为明代龙泉窑的精品之作,对于研究龙泉窑瓷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仪式感入学礼为营造一个仪式感的入学礼,增加新生的身份认同感,近日,张店区齐德学校举行了走红毯、过彩门、看金榜...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