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成“黛”果飘香
近日,在淄川区罗村镇河东村黛青山上,张汉修和多名工人挥汗如雨,用割草机给软籽石榴园除草。“软籽石榴原产于突尼斯,经过研发改良,在全国首次大面积种植成功,盛果期可年产50万斤。”淄博河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汉修黝黑的脸膛上满是自豪地说,“除草从来不用灭草剂,因为草也是好东西,是整个生态的一部分,有的草还可以用来诱虫除虫,所以只用割草机来割草。”
现年61岁的张汉修是淄川区罗村镇河东村人,从小就热爱土地。附近的黑山是他和小伙伴们经常玩耍的地方,因此对黑山情有独钟。说起黑山,河东村的村民并不陌生。这座位于村东的大山十几年前采挖石料,异常热闹。而如今却是一座满坡废坑的荒山,无人问津。每当看着满目疮痍的黑山,张汉修的内心就无比沉重。
张汉修从事煤炭经营十几年,管理有方,经济效益不错。当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他绿化黑山的愿望与日俱增。对自己而言,农村农业是根植于心的情怀。几经思考,他在2013年7月决定承包黑山,转型发展生态农业,并把黑山的名字注册成了“黛青山”。
张汉修带领合作社50多名员工一头扎进黛青山里,从进驻土石裸露、衰草连天的荒山开始,接电、打井、修路、造田,实施生态农业修复工程,发展高效富硒农业,经反复考察,最终确定了依托园区天然富硒土壤优势,种植富硒软籽石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目标。
山上矿坑很多,最大的一个面积达100亩、深20多米,全部填土造地难度很大。张汉修借助矿坑地势,修建了一个占地600平方米、3000立方米的冷库。冷库上方覆土造地,栽满石榴树。此外,山上还有7个类似的矿坑,大的5亩多,小的也有2亩。他因坑制宜,将其建成了鱼池、藕池,并借助地势高低错落,计划打造成梯田状的生态景观。
矿坑得到了治理,荒山开发成了果园,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建成了北方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富硒软籽石榴科技示范园。种植富硒石榴冷棚300多亩,每亩种植110棵。还种植桃、杏、樱桃、树莓、猕猴桃等经济林果200多亩,利用林间空地、道路两侧栽植牡丹、芍药、丁香、月季等,三季看花、四季见绿。
六年间,张汉修相继投资5000多万元,买土造地近600亩,为园区配套机井4眼、修建蓄水20000立方水池一个、塘坝7座,完善了灌溉系统。
整个生态焕然一新,黑山成了真正的“黛青山”,一座“花果山”、“锦绣山”初成。
为持续发展,张汉修成立了河东富硒石榴研究院,打造了从引进、改良、育苗到果品销售、储存、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且从辐射带动当地种植到面向北方提供种苗、培训、指导,开拓出了一条石榴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子。对口承包扶贫23户因残致贫家庭,连续3年每年捐赠扶贫款14万元。同时,直接带动5户工商资本在附近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种植,带动附近10余个村的200余户农民进行石榴种植,向外地市3处园区输出石榴苗近两万株。
张汉修逐渐对河东生态园的发展有了更为长远的规划,下一步将继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拉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跨产业发展,向“农业+文旅+康养”多功能发展,进而建设田园综合体。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路锦通讯员陈婷婷报道本报讯近日,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集中组织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排...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