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行道雷”落实见行动

淄博日报 2019-08-16 06:14 大字

□本报记者姜乾相报道

本报讯8月9日,本报记者采写的《请尽快排除这些“行道雷”》刊发后,在广大市民和读者中产生较大共鸣,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及时联系了记者,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本报“掌中淄博”转发后,两天的点击量就超过了6000次,不少读者跟帖留言,表达自己对柳泉路等重点市政工程质量的关切。

网友刘奉玉(国瓷天诺)跟帖留言说,“学习粤浙苏,还是从脚下做起吧!”

读者“志福”说,“砖底下用水泥少了,砖固定不住,容易松动!”

市民刘国辉反映,在柳泉路与新村路交叉口的西南角位置,也有一片松动的地砖。每当自行车和电动车行进的时候,都会发出咯噔咯噔的响声,遇到有雨时就怕溅到一身脏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解决这些烦恼问题,让城市更美好。

网友“阳光”反映,“新改造的共青团路刚修好,现在就有好几处地方行道砖松动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

读者“青春常驻”“石磊”说,“为记者点赞”,“这种文章多多益善”。

网友“一米春光”建议:市政工程应有专门队伍进行修补,防范“破窗效应”!

“河边橡树林”等读者认为,行道砖“干式铺法”不适合人流量大的路段。

8月11日晚,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交了一份文字“说明”,对市民所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说明”指出:看到《淄博日报》的报道后,指挥部和建设单位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柳泉路展开调查。柳泉路人民公园东侧大理石铺装路面始建于2002年,非去年柳泉路改造时建设。目前,养管单位已对损坏部位进行了修补,以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同时,对柳泉路沿线人行道砖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出现松动部位,将在这次台风降雨过后立即展开修补,8月底前完成。

关于市民质疑的人行道砖干式铺法,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说,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是我国市政行业内通用做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之所以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是因为干硬性水泥砂浆便于控制铺装的平整度;若采用湿铺法,在人行道砖打击密实的过程中,砂浆将会流动,导致铺装的平整度难以控制,无法确保铺装质量。按照设计要求,柳泉路人行道结构为人行道砖+3cm干硬性水泥砂浆+18cm水泥混凝土。干硬性水泥砂浆主要作为找平层,人行道砖铺装具有互锁结构,通过人行道砖之间的互锁功能和细砂灌缝的嵌挤作用,以确保人行道砖之间的稳定性。

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说,经调查,人行道行道砖出现松动部位多集中在路口等存在非机动车辆行驶或停留位置。人行道在车辆的频繁行驶碾压下很容易造成破坏,希望市民出行“各行其道”,非机动或机动车辆不要在人行道行驶,市政公用设施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下一步,该部门和有关单位将加强柳泉路人行道砖的养管维护,确保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出行环境。

8月9日下午5时左右,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安排的人员到达现场,对柳泉路与潘南路口松动的行道砖冒雨进行修补;8月10日上午,记者发现,柳泉路与共青团路口松动的行道砖已实施完修补。

新闻推荐

淄川:众志成城防汛救灾

□本报记者赵希翔特约记者闫盛霆通讯员张亚军报道本报讯台风“利奇马”登陆山东,从10...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