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000万亩,粮食增产累计超过18亿公斤 禾丰种业:从“小不点”成为行业龙头

大众日报 2019-05-29 10:18 大字

禾丰种业农业技术员来到试验田里查看小麦长势。□本报记者刘磊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蒋光明王凯

成立于2005年的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艰苦创业,几经涅槃,从“小不点”成长为行业龙头,跨入全省种业先进行列,打造了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影响力的优良品种,被淄博市总工会授予“振兴淄博劳动奖状”。

正值立夏时节,在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麦实验田里,董事长朱俊科正忙着与科研团队进行高光效小麦育种实验。像这样的实验,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直到小麦收割完毕。

“从中筛选出好的材料来,淘汰不好的。经常在室外,我们大多数同事都晒黑了。”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员于海胜告诉记者。

选育新品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确定育种目标到品系鉴定、优系筛选、产量比较试验,最后到品种审定、推广利用,整个育种过程一般要花10年左右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20年。其间,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禾丰种业几度濒临倒闭。

对此,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部主任马甲良感受颇深:“小麦育种是个烧钱的活儿,投入比较大,在‘山农28号’之前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种,销售营业额也少,工资发不下来,很多科研人员顶不住压力,纷纷离去,最初20个人的科研团队,只剩下了5个人。”

为引进并留住人才,2010年,禾丰种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创新性地建立了淄博市首家民营农业科学院,聘请了具有40年育种经验的山东农业大学赵檀方教授担任禾丰种业农业科学院院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朱俊科与赵檀方合作选育的“山农28号”“山农27号”两个小麦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2017年山农28号通过国家审定,2018年山农27号通过国家审定。

尝到甜头后,禾丰种业把“招才引智”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先后与中科院、山东理工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所、省内外高校开展合作,组建专业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眼下,他们又联合山东理工大学以及国内多名知名专家启动了无人农场项目。

无人农场将整合现代农艺和农机装备、无人机、机器人、绿色植保、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依托多种传感节点和无线通信网络,一体化获取农情信息,采用地、空一体化智能农业机器人和农业装备等协同作业,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预警以及专家在线指导。

在项目团队成员、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山东分会主任刘瑞军看来,建设生态无人农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农作物全生长周期的生态化、无人化作业和管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保证农产品质量,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目前,生态无人农场控制中心土建已经完成,年内将基本实现全程无人化,预计用5年时间,最终实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无人化、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的目的。

从2014年开始,禾丰种业已育成8个省审小麦品种,2个国审小麦品种。新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000万亩,粮食增产累计超过18亿公斤,带动农民增收超过36亿元。

“作为农村青年,我们一定要扎根在农村广袤的田野上,育种书华章,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粮袋子更满,为乡村振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朱俊科说。

新闻推荐

淄博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医疗水平提升 8斤4两肝肿瘤 精准切除获点赞

近日,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孙克坚、沈超、孙广涛团队,在手术麻醉科冯念海、崔慧艳、孙永梅团队的通力协作下,运用董家...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