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是姜太公写的吗?
☆王田田
《六韬》又名《太公兵法》,相传是周朝开国第一功臣姜太公所著。《六韬》现存六十篇,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部分,共计两万多字,以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问答的形式写成。《六韬》内容宏富,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无为而治、讲求仁爱、重视选人用人,而且包含着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如军队建设、战术选择、物资准备、阴谋权术等。
姜太公既是兴周灭商的第一功臣,又是齐国的开国君主,因此他的治国理念、军事思想以及权谋技巧深受后世推崇。正如《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说:“周西伯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意思是:西伯姬昌(周文王)脱离在羑里的囚禁回到周之后,与吕尚暗中谋划修德政来倾覆商王朝,其中很多兵法奇计。所以后世在论及兵法权谋时,都把他们归宗于姜太公。也就是说,后世有很多兵法权谋思想都号称出自姜太公,因为姜太公是使用兵法权谋的典范。
《六韬》究竟是不是姜太公写的呢?其实,《六韬》中许多治国思想和军事理念可能确实与姜太公思想一脉相承,但《六韬》并不是姜太公本人所写。
《六韬》一书书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记载:“《太公六韬》五卷。注云‘梁六卷,周文王师姜望撰。’”然而早在《隋志》著录之前,《六韬》就已流传于世。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游于下邳,曾得一老人夜半授书,老人拿出一本书来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后就会发迹。”天明时张良一看老人送的书,竟然是《太公兵法》。张良认为此书非同寻常,于是经常诵读。等到刘邦拜张良为将商讨军国大事时,刘邦经常用张良根据《太公兵法》所献的策略。三国时,刘备遗诏要求后主刘禅要读《六韬》一书,来当作处理政事的参考。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记载,刘备对后主刘禅说:“可以读《汉书》《礼记》,有空闲的时候要通览诸子书以及《六韬》《商君书》这些书籍,以益人心智。”当时孙权曾劝大将吕蒙和蒋钦读书,“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等到鲁肃到浔阳和吕蒙议事,发现吕蒙的军事才干和谋略与以往大不相同,这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就有《六韬》残简。简文中七篇内容与今本《六韬》相合,其余七篇分别为《群书治要》《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吕氏春秋》《汉书》所录所引《六韬》佚文或佚篇。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出土《太公》竹简,其中有许多文王、武王问,太公曰的字样,简文有的内容与今本《六韬》相合,有的则超出今本。根据两处汉墓墓主人的下葬年代以及发掘出来的与《六韬》内容相关的汉简内容来看,简文中不避讳汉初几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邦”字、汉文帝刘恒的“恒”字,可以推定其书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
《六韬》产生于汉代之前的什么时期?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周史六弢》六篇”,颜师古认为“即今之《六韬》也,盖言取天下及军旅之事。弢,字与韬同也”。颜师古认为《周史六弢》即是今传《六韬》。“六弢”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徐无鬼》:“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何以说吾君(魏武侯)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版六弢》。’”徐无鬼从朝堂走出来,女商问他:“先生究竟是用什么办法使国君高兴的?我用来使国君高兴的方法是,从远处说向他介绍《诗》《书》《礼》《乐》,从近处说和他谈论《金版六弢》。”周朝有将重要文献铸刻在“金版”上的习惯,“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逸周书·大聚篇》)。姜太公与周文王讨论军国大事,经由当时史官记录,或根据前代史官流传,其重要言论被铸刻在金版上,《金版六弢》应是今本《六韬》的最早来源。
《六韬》由周朝藏之秘府的金版档案到流传开来有个过程。姜太公去世后,后人对其思想进行过多次系统整理。“太公即没,齐人得其遗法。至桓公霸天下,任管仲,复修太公法,谓之节制之师,诸侯毕服。”(《李卫公问对》卷上)齐桓公时期,对姜太公思想进行了整理,这次整理是为其称霸诸侯服务的,在内容上有春秋时期的特征。齐威王、齐宣王时期,稷下学宫兴盛,天下学者云集齐都临淄,为大规模整理兵法创造了条件。“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兵法》脱胎于古代《司马法》,古代《司马法》是古代官方军事文献的统称,内容包括军事制度条例以及具体用兵之法。“周《司马法》,本太公者也。”(《李卫公问对》卷上)古代《司马法》与姜太公有密切关系。姜太公作为齐国开国君主、齐国兵学的奠基者,齐威王在令稷下学者整理《司马法》时,应该也对姜太公思想进行了整理。
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托名姜太公著作的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有“《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主要包括:《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班固在其下自注:“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认为这些“太公书”是托名姜太公所作。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太公》竹简,从简文内容来看可知《六韬》与“太公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些托名姜太公著作的“太公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后来者根据时代条件不断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思想内容。这些“太公书”在流传过程中有很多散佚、拆分、重组、更名的现象,如《隋书·经籍志》所列“太公书”书名,与《汉书·艺文志》相比则发生了很大变化。
综上所述,《六韬》不是姜太公本人所写,而是托名姜太公所作,反映齐国自姜太公以来的兵学思想与治国理念。今本《六韬》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它脱胎于周初史官对于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言论的记录,经由春秋战国时期对姜太公兵法的多次系统整理,在流传过程中又有散亡重组现象,在内容上与“太公书”存在密切关系。贞观年间,唐太宗命魏征编成《群书治要》五十卷,作为帝王理政的参考,其中就有《六韬》一书。到了元丰年间,宋神宗下诏校订《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本书,编成《武经七书》颁行于武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六韬》一书。
张良拾履
新闻推荐
晚报讯山东淄博饭店集团万家乐食品有限公司注重女工队伍建设和队伍管理,抓落实、促成效,二0一八年度女工工作突出,成...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