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 访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毛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区委组织部紧紧围绕省、市、区“双招双引”重大战略部署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聚焦“322”现代产业体系和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近日,记者就全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政产学研合作交流、人才生态环境优化等问题采访了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毛军同志。
记者:如何更新人才观念、做好人才工作、推动引才聚才,是当前许多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请毛部长介绍一下周村区在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方面有哪些主要做法?
毛军: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的核心与关键。近年来,我们坚持部门系统管理与镇(街道)属地管理相结合,构建“局长+书记+经理”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华安、玉兔、大染坊等一批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丝绸纺织、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军人才,全力抓好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申报。扩大招才引智渠道,已经连续2年举行了“院士专家周村行”“走进中科院”等重点招才引智推介活动,成立了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驻京招商引智工作站等招才引智工作机构,选聘12名高层次人才代表担任招商引智大使,当前正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联合共建山东(周村)国际英才港;下一步在继续办好“院士专家周村行”基础上,准备启动“人才科技周”,并在长三角地区设立“双招双引”工作站。同时,启动了周村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文化英才、和谐使者、乡村之星等评选,今年还计划启动“周村英才计划”评选,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梯次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记者:借政产学研合作之势,助科技成果转化之力,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请问在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毛军:在这方面,我们围绕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校城融合发展战略部署要求,先后将山东理工大学、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纳入全区人才政策体系,区财政每年每所高校安排最高200万元预算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近期计划再与淄博职业学院签订校城融合发展协议,全面推进与驻淄驻周高校合作。同时,依托科技副职纽带,全面深化与济南大学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基地等一系列协议,成立了安瑞达特种耐火材料研究院、山东峯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等诸多知名高校院所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东西南北中”顶层布局初步形成。
记者:人才能不能育得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创新创业环境是关键。近年来,周村区在人才政策支持方面力度很大,请问主要有哪些特色政策?
毛军:优厚的激励政策,是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定心丸”。近年来,我们立足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周村人才新政12条等政策文件,真金白银力度空前。其中,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系列人才工程等高端产业领军人才,区财政给予最高150万元资金支持,为全市最高。在全市首创人才工作“伯乐奖”,鼓励社会各界为周村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紧缺人才入企配套奖励计划,对全区年度纳税额100万元以上或高成长型企业,全职引进的全日制本科、硕士毕业生工作三年内,区财政给予每人每月800—1000元生活补贴。针对企业技能人才普遍短缺问题,积极推行新型学徒制,对企业职工经培训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区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2000元、3000元补贴。下一步,将发放“周村精英卡”,人才凭卡可直接办理户口准入、社保结转、人事关系调入、住房公积金、驾驶证换发等业务,并享受医疗保障“绿色通道”等待遇,全面落实“一次办好”“店小二”式服务承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融媒体记者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张丽)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不少市民关心今年祭祖时是否会有些许雨水降临呢?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