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革“临淄实践”厚重暖心
“村里旱厕改造后使用效果怎样?出现问题能当天解决吗?粪渣粪液是如何处理的?”
“群众最喜欢哪一类志愿服务活动?要根据需求多策划服务项目。”……2月27日,临淄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把“课堂”设在区融媒体中心,区委书记宋振波、区长白平和与志愿者、村干部、群众视频连线,详细了解民生需求,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务实笃行,为民担当。近年来,临淄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聚焦群众关心关切,聚力深化改革,厚植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18年9月,全国社会民生体制改革现场会在临淄举行;“社会民生体制改革临淄实践”入围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案例。
坚守民生初心
改革攻坚打出“组合拳”
临淄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拿出改革“硬招数”,打出改革“组合拳”,聚力破解民生领域关键体制机制障碍和突出问题。
该区严格落实市委“1+3+3+1”改革工作制度,坚持对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率先落实民生改革举措。近年来,审议通过改革方案58个,先后争取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等省级以上试点示范140余个。区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抓改革“一把手”责任,坚持以上率下,主动打硬仗、啃硬骨头,当好改革“施工队长”。全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认领改革事项达150项。对重点改革事项,全部实行任务项目化、责任部门化、进度节点化推进机制,建立时间表路线图,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2018年,创新改革经验推广推介第三方评估成绩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
注重制度创新
“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临淄区既注重用改革的思维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更注重用发展的实际、群众的口碑检验改革成效。以全面小康为统揽实施改革40余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打响了“深化改革惠民生”品牌。
聚焦乡村振兴,实施了“五化”工程、移风易俗、旱厕改造、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包”社会化服务模式、庭院美化等改革,群众居住环境从村外到村内、从户外到户内全方位提升,打造了“顶层设计、群众参与、普惠共享、久久为功”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区县,谱写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临淄篇章。
聚焦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改革,高标准建成淄江中学、玄龄小学,22所中小学办学条件同步提升,推动了办学条件由均衡走向优质。率先推行医联体建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模式,先后建成4处区域诊断中心,组建城乡医疗联合体9处,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了有效路径。
聚焦社会治理,探索推行村级资金、账务、资产、档案、公章“五代理”制度,强化镇对村级事务的监管职能,给了群众“明白”,还了干部“清白”。在全省率先出台强化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管理办法,全覆盖实施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党员干部代办服务,创新党性体检模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坚持信息化推进
给改革插上腾飞“翅膀”
临淄区坚持把信息化推进融入民生领域改革各方面,不断探索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推进机制,着力打造“互联网+民生改革”新路径。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基层创造、群众认可、行之有效、信息化推进的创新改革事项,以制度固化实践成果,探索形成的“河长制”、医联体、“五代理”、党性教育体检等10余项民生改革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推介,真正实现了临淄经验“走出去”、临淄经验“惠民生”。
创新典型培育机制。积极总结提炼打造民生领域信息化创新改革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民生改革广惠民、扩实效。精心打造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创业就业改革、标准化智慧农业改革、互联网+家校共育综合改革等8个示范点,先后迎接了60余个地市的观摩学习,形成了信息化推进改革的巨大辐射效应。
新闻推荐
2017年4月以来,我国开展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汇集国内2000多名环境科学、大气科学、气象科学以及行业治理等方...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