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擦亮“六最”城市金字招牌

淄博晚报 2019-02-15 09:25 大字

“要把2019年作为‘城市管理深化提升年’,主动融入‘四组全’城市发展大格局,对照‘六最’标准,持续深化提升,一张蓝图干到底,真正把‘六最’城市、幸福周村这块代表周村形象的‘金字招牌’擦亮叫响。”在周村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区委书记沙向东对“六最”城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

基础设施建设事关民生福祉,也是“六最”城市的“标配”。记者了解到,2018年周村区实施了总投资43.7亿元的15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16个老旧小区、9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在丝绸路街道胜利社区胜利花园,记者看到新修建的居民楼鳞次栉比,停车位整齐划一,小区内长廊、凉亭、健身器材、绿化配套齐全。作为该区体量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社区不仅按时交房,还根据居民需求完善了停车场、文体广场、颐养中心、幼儿园等基础便民设施的建设,让居民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2018年,周村投资8.4亿元完成姜萌路南延、丝绸路改造等6条道路建设;投资3.6亿元,完成正阳路、102省道等15条道路绿化提升,新改建城市绿地92万平方米,极大地美化了城市环境。2018年该区空气良好天数达到174天,比上年增加6天。走在正阳路的步行道上,两侧绿植映衬,在冬日阳光下显得格外祥和,市民沿着正阳路散步锻炼,从南走到北再从北走回南,见证着这一路环境的变化。城市建设管理不但要大刀阔斧,更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位于周村区人民广场西北角的“花园公舍”如今成为人们频频称赞的又一焦点,灰瓦白墙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的公厕设计,售卖机、饮料机、擦鞋机等便民设施,可以浏览图书、免费上网的人性化设计,都让人们感受到了周村打造“六最”城市的决心,更彰显了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想做好民生大事,就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在过去的一年,周村区完成了3处便民市场建设,其中长行农贸市场被评为省级文明诚信市场;施划城市停车位2850个、非机动车停车线6.5万米,定点定向停放车辆成为常态。深入实施“五长制”,大力推行“门前五包”,打造城市管理示范路23条,87条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五扫五洒”。开展“烟头净化行动”“城市清洁行动”“绿化美化行动”“文明市民行动”等系列文明行动,让城市精细化管理迈上新台阶。围绕群众衣食住行、所思所盼,周村区每年都要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15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周村一中改扩建、新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等一批民生重点项目建设,提高了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统筹推进“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治中心建设、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精细精准工程“五位一体”建设,切实加强了企业安全监管、金融风险监管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如今,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宜居休闲城市已悄然成型。下一步,周村区将继续推进“六最”城市建设,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谋民利,建设好“最干净、最有序、最安全、最文明、最和谐、最幸福”的幸福家园。(晚报记者商萍萍通讯员王倩孔令海)

新闻推荐

齐商银行淄博支行党委组织开展“文明过年、带头承诺”主题党日活动

1月25日,齐商银行淄博支行党委组织下辖各党支部统一开展“文明过年、带头承诺”主题党日活动。支行党委起草并向各...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