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污染源底数,推进各系统建设,形成长效化机制,通过打造智慧环保 环境监管有了“智脑”和“慧眼”
□本报记者 刘靖
偌大的屏幕上,实时滚动更新着周村区相关点位的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各项污染物指标一目了然,两名工作人员正对相关数据进行严密监控。这是日前记者在周村生态环境分局监控中心看到的场景。
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正是周村区积极创新环境监管模式,加快智慧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周村区全面推进环保领域智慧化应用体系建设,将互联网技术与网格化监管有效融合,构建起了环境信息调度平台+污染源在线监控+现场监管执法“三位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
推进环保信息化建设,首要的是摸清全区环境底数。为此,周村区组织对全区污染源进行摸底调查,详细登记统计各类环境信息,并将相关环境信息数据同步录入环境监管信息平台,构建环境管理大数据,实现动态更新管理,为有效开展信息化环境监管筑牢了信息基础。同时,周村区切实加大工作督导考核力度,定期对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推进信息化环境监管建设工作进行动态督查考核,及时解决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动作迟缓、落实不力的进行通报,从而有力保障了环保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有序推进。
环保领域智慧化应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相关系统相互配合、统筹推进。周村区积极组织高精度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认真开展高清视频监控点位现场勘察选址,落实监控设施安装、联网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环境问题应急调度和环境状况实时监控能力。扎实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加快自动在线监控数据联网接入,实现了全部重点监控企业与信息化监管平台联网。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在线监测监控覆盖面,大力推广废气VOCs和废水总磷、总氮自动等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联网,初步构建起了全区统一的信息化监测监控网络。同时,周村区还加大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力度,2018年周村生态环境分局为全区100名环境监管网格员全部配备了移动工作终端,统一与“智慧环保网格化监管系统”信息化监管平台联网,实现了全区三级网格体系全员、全时、全程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环境监管工作效能。
更全面更高效的环境监管模式,为改善周村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更有力的手段。记者从周村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2018年周村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及以上天数174天,同比改善6天,重污染天数16天,同比减少12天。4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及同比改善分别为:二氧化硫(SO2)32微克/立方米,改善34.5%;二氧化氮(NO2)48微克/立方米,改善0.8%;可吸入颗粒物(PM10)103微克/立方米,改善10.9%;细颗粒物(PM2.5)56微克/立方米,改善21.1%。
新闻推荐
淄博将推行“健康淄博一卡一码”,逐步实现实名制就医 诊疗信息有望实现全市共享
报告原文深入推进健康淄博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全面投用市中心医院西院区等重点...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