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中学贾盛翔与家人照顾拾荒老人两年半,近日获评“淄博市新时代好少年” 平凡家庭诠释助人好家风

今日周村 2019-01-18 08:3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莹

1月15日下午5时许,不少上班族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而在南郊镇贾黄村开炒鸡店的贾衍宝、李冬梅夫妇却刚刚开始为晚间营业忙碌。谁曾想,看似不起眼的一间路边小店,店主一家居然收留了一名拾荒老人长达两年半之久。

2015年8月的一天,阳光炙烤着大地,一位60多岁的男性拾荒者出现在街头,颤巍巍地走进一家店铺,却被老板赶了出来。看着老人孤独地躲在墙角,贾衍宝11岁的儿子贾盛翔从自家炒鸡店端出一盘菜,拿上两个馒头向老人走去。老人接过饭菜吃得津津有味。贾盛翔试图通过沟通了解老人的情况,却发现老人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但吃完贾盛翔送来的食物后,老人居然用手作揖,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然后又慢慢回到了自己的“住所”——高架桥下的小窝棚。

“爷爷可能是智力有缺陷。”贾盛翔把老人的情况告诉了父母,并向父亲请求,能否收留老人每天来店里吃饭。贾衍宝夫妻二人做的是餐饮生意,店内干净整洁,在外人看来,儿子的这个请求无异于天方夜谭——炒鸡店收留拾荒者,会不会影响店面卫生、食品安全和顾客用餐的心情?对于儿子的请求,夫妻俩没有任何异议,贾衍宝还亲自骑着三轮,将老人载回家,帮其洗澡、理发,并为其换上家里干净的旧衣服。经过一番洗漱,流浪的老人看上去也仿佛精神了许多。

从此,每天的午饭和晚饭时间,老人都会来到炒鸡店旁边的小棚子等待用餐。“说来也怪,那老头虽然语言表达能力不行,脑子也不太清醒,却很懂事。”李冬梅告诉记者,老人从来不进入店里,大概是怕自己影响炒鸡店的生意。时间一长,老人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到了饭点老人还没出现,贾衍宝夫妻俩经常反复为其将饭菜热了又热,随时等待老人来取;不忙的时候,贾衍宝还会骑着三轮车去老人的窝棚看看,如果老人在,一家人就放心了;如果贾盛翔放假在家,看到老人过来,他会主动将饭菜为老人端出去……曾经有邻居这样问李冬梅:“嫂子,你们干饭店的,怎么也不嫌那人脏?”李冬梅总是憨厚地笑笑不说话。“俺就是觉得老人挺可怜,想帮他一把,这点小事不值一提。”李冬梅说,随着天气的转冷,他们还为老人配了把小暖壶,保证老人能喝上热水。老人身上的棉衣和盖的棉被也都是他们提供的。“反正都是力所能及的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是贾衍宝一家人一直坚信且实实在在做到的一句话。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李冬梅表示,两年多来,来往那么多顾客,没有一个人嫌弃老人,甚至有许多人吃饭前专门让他们准备碗筷,把干净的食物送给老人,这让夫妻俩非常感动。老人虽然不善表达,但当他得到别人赠与的新鲜水果,或是捡拾到干净的小玩具,都会给贾衍宝一家送过来。“他没有劳动能力,但他也想尽他所能回报我们。我们感到非常欣慰。”贾衍宝说。与老人相处了两年多后,2018年冬天,淄博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老人接走。临走时,老人与他们依依惜别,虽有不舍,但大家都明白,到了救助站,老人不用风餐露宿,健康也有保障,那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贾衍宝夫妻俩的热心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贾盛翔现在就读于南郊中学初二年级,任初二一班班长。班主任范新宇老师对其评价颇高:“这是个什么都不用家长和老师操心的孩子。”范老师说,贾盛翔不仅成绩位列级部第一名,学生干部工作也积极主动,经常帮助老师分担工作,主动帮同学讲解难题,与同学共同进步。贾盛翔爱好吉他弹奏,班级元旦晚会等活动中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今年1月,贾盛翔获得“淄博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贾盛翔一家看似平凡、朴素的行为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如沐春风,城暖,心更暖。

新闻推荐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淄博:“花灯会”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花灯璀璨,照亮夜空。(资料片)1月10日,2019年中国·淄博花灯艺术节推介发布会暨微电影《灯火不熄》首映仪式举行。微...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