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芯子云端摇曳中华一绝
民间传承四百多年亮相央视成中华一绝
虽已年近八旬,张可水老人却看不出丝毫衰老的迹象,思维敏捷,耳聪目明,动作灵巧,和记者交谈起来甚是爽朗。得知记者采访周村芯子,他一早从社区借出了元宵节时周村芯子表演用的行头,一一向记者介绍开来。张可水就像是周村芯子传承的活历史书,在他的演示下,周村芯子在记者的脑海里渐渐清晰。
张可水向记者介绍,周村芯子起源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周村的繁荣商业吸引了各地客商,庙会也应运而生。由于人数众多,很多人只能远远站着无法近观。受高跷和蜡烛灯台的启发,周村老艺人摹仿灯芯上晃动的幻影,将铁棍牢牢插在类似灯台式的底座上,铁棍顶端站着一个妆扮成戏剧人物的孩童,远远望去,恰似在蜡烛灯芯上舞动。周村芯子由此成形、发展,并逐渐传至周边地区。后来,周村人把芯子这一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搬到了元宵节展玩,逐渐成为周村元宵节的一大看点,堪称“中华一绝”。
“芯子是什么?就是支撑演员站立的铁棍。周村芯子最吸引人的是险和飘,一般由八九岁的孩子装扮成戏剧人物站在几人高的芯子上,在戏曲锣鼓的伴奏下进行表演,险中求趣,招摇过市,令人叹为观止。”张可水说起周村芯子来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周村芯子有“抬芯子”、“车芯子”、“撅芯子”几种,同时又分单人、双人、多人芯子等。演员高悬空中,脚踩花瓶、鱼缸等尖锐易碎类物品,身体完全由芯子支撑,一站就是4个小时。1985年,中央电视台“中华一绝”节目曾专题报道过周村芯子,为这一古老的中华民间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每逢正月十五,很多周村人就期盼着看周村芯子,看那芯子上仙童的摇曳身姿,看那精美的扮相,更是找寻儿时的难忘记忆。周村芯子,传承400余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是簇拥着一起过年的热闹,带给我们的是精彩绝伦的表演艺术。9月17日上午,记者在周村区大街街道爱国社区见到了周村芯子传承人,79岁的张可水老人,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的他向记者揭开了周村芯子的神秘面纱。
六十人合作周村芯子是门集体艺术
在每年的元宵节活动中,人们对周村芯子的印象多是芯子顶端孩童的扮相和靓丽服饰,很少注意到其周边的助演队员。张可水告诉记者,一台芯子一般由60人的表演队伍组成,四周的云彩灯既展示了花灯,又能保护芯子队伍安全。一台大“芯子”需出动51人,其中16人抬芯子,16人换班,1人吹哨子,4人拿护杆,5人锣鼓班子,2人推旋络,4人扯旋络,3人推招子。表演队伍四周还有手持“护叉”的队员,在队伍前进时将围观者和演员隔开,待演员劳累时,则将护叉撑在演员的腋下,让其休息。
张可水说,目前的周村芯子主要趋向于技艺较高的双人芯子。铁芯子被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它道具固定在底座上,最上端有一对脚踩的铁耳,齐腰处是一个T型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棉絮将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的铁芯子紧紧捆扎成一个整体。被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铁芯子上,身上宽大的彩服则巧妙地将芯子遮掩起来。一眼望去,上边的演员似乎是站在下面演员的手指、头顶上,或是站在扇子、花瓶、酒杯、刀剑等小道具上。
“元宵节天气寒冷,为了能让芯子上的小演员顺利完成表演任务,我们也是想了好多办法。这双云靴是40码的,孩子穿着自己的棉鞋都可以套进去,身上再穿上厚厚的棉袄棉裤,套上宽大的戏服就有那个样子了。你看这小花篮,不仅仅是道具,孩子表演时饿了,我们就递送食物上去,没想到吧。”张可水笑着说。每年元宵节的前些天,张可水都忙地顾不上家,一天到晚和伙伴们操练周村芯子,琢磨人物的扮相,教导小演员尽快熟悉所用的戏曲鼓点。带上戏帽,甩一甩水袖,79岁的张可水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个大问题
扫描二维码可看视频
周村芯子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民间表演艺术,和周村烧饼同是周村区仅有的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村芯子的传承特点是拜师传授、言传口授或是在扎制芯子的过程中切磋学习,400多年来,通过几十代人不断的融会贯通,丰富发展,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兼收并蓄的吸纳能力,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民俗魅力。
周村区文化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确保周村芯子的传承发展,周村区自2004年起恢复举办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周村芯子等一些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逐渐恢复生机,在给人民群众以精神享受、传承民族文化、挖掘其内涵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商业和旅游业发展。通过对周村芯子有关文字、图片及录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周村芯子的传统扎制工艺和表演艺术不断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周村风物》和《周村芯子》两册资料性书籍,分别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但不容回避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周村芯子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受到极大冲击,周村地区虽然一直保留着这项活动,但规模已日渐萎缩,目前处于濒危状况,亟待保护、继承和发展。随着娱乐、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这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许多民间艺人或因年事已高退出历史舞台,或已离世,现有的传承人都在70岁以上,年轻人缺乏文化认同感,青黄不接,有些技艺难以传承。芯子表演中的部分锣鼓曲牌和表演手法濒临失传,急需进一步的挖掘、记录和整理。
周村芯子这一中华绝艺,如何再续辉煌?我们拭目以待,期盼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图/晚报记者孙艳芹相国旗通讯员杭永)
感谢周村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协助采访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淄博市第九届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在淄博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市6所高职(技工)院校的4...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