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人工智能、二维码技术、即时通讯终端,不断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效率——“智慧法援”实现便民零距离

今日周村 2018-10-17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   刘靖

“小宝,什么是法律援助啊?”“未成年人怎么保护自己?”“小宝,你能帮我写作业吗?”……前不久,王村中心学校里,同学们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法援小宝”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憨态可掬的造型,形式多样的互动,以及丰富的法律知识储备,让同学们深深喜欢上了这台人工智能机器人。

据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法援小宝”是周村区引进的全省首台法律援助人工智能机器人,具有法律程序引导、相似案例精准推荐、法律实务问题查询、法律法规查询、法律风险评估等功能。“工作人员业务繁忙时,当事人可以直接通过语音与法律援助机器人交流,进行法律援助咨询、申请等,这样就省去了排队等候的麻烦。”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引入,是周村区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步。为推进落实“一次办好”改革,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区司法局在法律援助工作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二维码申请机制、即时通讯软件服务模式等,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前两天问了它一个问题,没想到今天来了它还记得我,真有意思。”站在“法援小宝”面前,机器人一下子就“认出”了自己,这让市民王先生惊讶不已。原来,这台法律援助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对咨询对象进行人脸识别记忆,将申请人未办完的事项进行自动保存,再次来申请时可以继续填写未完成的事项,并自动发送至人工前台,按顺序进入待审核程序,从而大大减少申请人的等候时间。据了解,今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又引进了法律援助一体机、法律援助机器人各一台,实现了法律援助大厅人工智能值守。试运行成功后,他们还计划在街头建设无人值守法律援助服务站,实现24小时法律援助服务。

针对受援对象每次申请都要提供材料进行审核的问题,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完善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同时,借助二维码技术,创立“持二维码法律援助”新机制,逐步建立起法律援助对象动态数据库。受援对象材料一经受理,立即生成二维码信息,之后凭二维码即可在各法律援助站点申请法律援助,免予资格审查,使援助手续办理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大大提高了法律援助便民程度。建立受援对象信息二维码资料库后,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及时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实时监控受援对象类别、指派时间、案由、承办律师、已办结案件卷宗信息、案件质量反馈信息及补贴发放等情况,从而全面实现了对法律援助卷宗的动态监控。截至目前,区法律援助中心已生成二维码近1300个。

作为区级法律援助中心,区法律援助中心在服务全区大局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围绕如何为服务群众打通“最后一纳米”,大力推广微信服务模式,计划开发适合周村区法律援助工作实际的微信管理系统,支持网页端、微信端等载体,通过人工智能实现24小时在线咨询和服务。受援对象只需关注区法律援助中心微信公众号,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法律程序、法律实体问题等法律咨询,并获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法律解答。与此同时,区法律援助中心还运用“互联网+法律援助”,借助QQ视频功能,建立“远程视频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帮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面对面获得法律援助,既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问题,又保护了当事人隐私,目前已通过远程视频平台解答咨询100余人次。

新闻推荐

“棋”乐融融 “牌”话重阳

晚报讯(记者陈菲菲通讯员刘印捷丁倩雯)重阳将至,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昨日上午,张店区和平街道办...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