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六代传孝善百年老宅家风淳

淄博晚报 2018-09-26 10:39 大字

周村区王村镇前坡村的一所保存良好的百年宅院里,住着三个兄弟家庭。三个家庭,六个老人,大哥张克珉已经94岁,最小的三弟媳也有74岁了。百年院落已不多见,而更为罕见的是,三个家庭,不论是兄弟之间、夫妻之间,还是妯娌之间,一辈子没红过脸,拌过嘴,更没闹过什么纠纷,记者日前来到张家采访,置身其中,所见所闻,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互帮互敬、互谅互让、孝悌亲善的淳厚家风。

老哥俩看会儿报纸

全家福

老大夫妻俩聊天

大哥带头互帮互敬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张家老宅。说明来意后,不一会儿,六个老人就聚到了院子里,或坐马扎,或坐椅子,个个慈眉善目,神态安详。80岁的张克瑚排行老二,年轻时当过教师,也最健谈,交谈中几乎都是他的话头。老三张克珩夫妇很少说话,大多数时候只是笑眯眯地听着老二说。94岁的张克珉有点小脑萎缩,听力却不差,偶尔插句话,88岁的老伴接着就跟上一句打趣他,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轻松逗趣的气氛,令人很难将几个老人与古稀、耄耋这样的词联系起来。仿佛也不用再做更多了解,你就已经明白,这确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

和睦的家庭,可能就是得有人多付出,而其他人会记得他的好,感激他的付出。在张家大家庭中,张克珉作为老大,就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1968年,张家分房。老父亲主持,兄弟仨抓阄,抓的结果,三间大北屋归老二,西屋加一间小北屋归老大,东屋归老三。这时老二提出,大北屋和小北屋本属一体,最好不要分开。大哥明白了老二的意思,很痛快地把小北屋给老二了。

对普通人家来说,房子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三个家庭,加上老父母,近20口子人,挤在一个并不大的宅院里,房子的作用就更加凸显。就是这样,张家也没有因分房闹出一点点不愉快。

分房时,锄、镰、锨、小车等等家什农具也都搭配着分好了,但三家一直合着用。这家没有的,从那家拿。从来没有“这个是你的,那个是我的”这种概念。

“家里有事都是商量着办,没有商量不成的事。”张克珉的二儿子、61岁的张福作说。在他记忆里,从小至今,没见过家里人谁跟谁红过脸,更不要说吵架了。

张家有个大石桌,分家前,大家都围着石桌吃饭,分家后,仍是如此。有好吃的,大家分享。谁家来了亲戚,共同招待。比如大哥家来亲戚了,弟弟、弟媳考虑到大哥大嫂年纪大了,就跟大哥大嫂说,你们别忙活了,菜我们来炒。大哥也不光等着,也炒上两个菜。

张克珉年轻时在周村一家企业上班,开了工资,都是如数交给父亲,由父亲通盘为大家庭的花销做支配。大家庭中孩子们上学的学费,买学习用具,都是从张克珉的工资里出。

孩子们也是“公有”的。那时经济困难,三个家庭,8个孩子,衣服、鞋子、袜子,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一个传一个。衣服补丁摞补丁,没一个嫌弃的。

大哥付出多,一家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张克珉喜欢推着轮椅到街上找人拉呱,拉着拉着,弟弟或弟媳就找来了,手里或是拿着水杯,或是一块西瓜,恐怕老哥口渴。

有在外工作或外出探亲办事的叔伯兄弟或晚辈们回到老家,往往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张克珉,一定要看看大哥(大伯)去。

内孝长辈外和乡亲

这样一个互帮互爱的家庭,后辈孝敬长辈,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张福作还记得,爷爷、奶奶生病卧床,母亲床前床后侍候的情景。那时两个婶婶还年轻,要下地干活挣工分,爷爷、奶奶的吃喝拉撒、煎药服汤、擦洗身子、浆洗衣服,就由她一人承担起来,没让爷爷、奶奶受一点点委屈。

现在,张克珉这代人老了,他们的后辈,也继承了他们孝敬长辈的品德。张福作和大哥轮流照顾老人,都尽心尽力。张福作家在周村城区,轮到他时,他就按时回到前坡。他给老人拆洗、缝补被褥、棉衣,老人想吃鸡了,他赶紧去集上,挑着对老人口味的那种买。

张福琪是张克瑚的大儿子,年轻时参军离家,现住威海,是师级干部。多年来,每到农忙时节,张福琪都要请几天假,回老家帮着干农活,割麦子、收玉米、打场、种地,一个部队干部,回到家就跟地道农民一样。

张福作说,从小到大,就没见母亲和两个婶婶跟奶奶红过一次脸。母亲常对他说,我对公公婆婆多么好,孩子就会对我多么好,现在我是体会到了。老人可能不会说“言传身教”这个词,但老人以实际行动最好地践行了这个道理。

老宅院里,一棵百年石榴树生长茂盛,火红的石榴花更显得生机勃勃。

68岁的张克亮对这棵石榴树印象深刻。小时候,他家与张克珉家相邻,经常与小伙伴们来张克珉家玩耍。在石榴成熟的时候,大娘(张克珉母亲)就会亲手摘下一个个石榴,给孩子们一人分一个。“石榴又大又甜,大家可高兴了。”张克亮说。

在大家庭内部,大家和睦相处。大家庭之外,张家是公认的好邻居。张家有盘大石磨,糊糊磨得快。石磨是张家的,可左邻右舍谁都可以用,有的人家没有石磨,有的人家石磨小,嫌磨得慢,也到张家来推。磨用得勤,隔一两年就要请石匠来錾,张家人没半句怨言,反而很高兴,觉得为邻里提供点方便是积功德的事。

也许是因为张家的带动作用,村子里邻里关系都处得很好。张克亮印象很深的另一件事是,家外面有盘公用石碾,石碾少,人家多,谁都想先用,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在这里,大家都是相互让着,谁家事情忙,其他人就主动让他先推。

公举大宾家风绵长

很明显,互帮互敬,和睦相处,已成为张家的家风。这家庭有着怎样的历史?他的家风源自何处?随着采访深入,这样的谜团在记者心中悄然升起。

张家人拿出了他们祖辈保藏的两本家谱。家谱记载,张克珉的太爷爷张振富是清代后期“中宪大夫五品衔”官员,同时也是“公举乡饮大宾”。

据考证,乡饮酒礼始于周代,初时不过是乡人的一种聚会方式,后来受儒家思想影响,逐渐演化成为一项尊贤养老、宴饮欢聚的“乡饮宾”隆重制度。

到明清时代乡饮习俗更为隆重,民众把治家有方、内睦宗族、外和乡里、义举社会、有崇高社会威望之人推荐为“乡饮大宾”,县府每年从财政支出十两官银用于举办“乡饮大宾”活动,以彰显社会和谐温惠,声势犹如清代康乾盛世在皇宫举办千叟宴一般隆重。

张振富被公举为“乡饮大宾”,可见其社会威望之高。家谱中,对张振富是这样评价的:孝友仁慈,乐善好施,克勤克俭,惟怀永图。这可以看作是张家的家训。

自张振富开始,张家大门楼上一直悬挂着一幅大匾,上书“大宾第”三字。文革时,牌匾遭到破坏。

张振富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张兴钰在临沂做生意,因讲信用,有头脑,生意做得大,很有钱。张家保存至今的五个砖瓦宅院,就是用张兴钰挣的钱建的。

张振富故去时,丧事办了二十多天。因为二儿张兴钰在临沂朋友众多,那时通讯、交通均不顺畅,吊丧客人陆陆续续抵达,只得令丧事一再延期。据当地老人回忆,丧事期间,四乡乞丐亦闻讯前来,说是帮忙,实为吃饭,而且今日来,明日复来,直至发丧。对此张家毫不介意,对所来乞丐均慷慨待之,一时传为美谈。

从张振富到张福作这一辈,张家已历6代。经过百年风雨的侵袭,张家宅院已不复当年气派,墙面斑驳,门环锈蚀。世事沧桑,风云变幻,但张家“孝友仁慈”的家风历经数代仍得以传承,此诚为可贵。(晚报记者袁一军)

新闻推荐

非法放贷、暴力讨债,多次实施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犯罪行为淄博一恶势力首要分子被判无期

本报9月25日讯(记者胡泉通讯员王琦)25日上午,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王天宇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