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沃克尔一起做琉璃

大众日报 2018-09-17 04:40 大字

淄博市博山区城东街道西冶工坊车间,来自英国的艺术家沃克尔在灼热的原料炉前,提取用于制作琉璃的原料。西冶工坊冷加工技师李绩全(左)与来自美国的艺术家米歇尔讨论琉璃作品的后期打磨工艺。博山区城东街道西冶工坊车间,来自英国的艺术家沃克尔(左)正在给半成品的琉璃作品塑形,配合他工作的是西冶工坊的琉璃热成型技师刘持君。西冶工坊车间的工位上,来自美国的凯瑟琳(前右)正在创作她的小件琉璃作品,沃克尔认真观察她的创作手法。博山琉璃文化艺术节的大型展览上,沃克尔和米歇尔(左二)正在仔细观察讨论一件展品。西冶工坊展厅,沃克尔轻轻抚摸着自己在博山创作的琉璃作品。英国艺术家斐碧(前右一)正在与博山当地的琉璃艺人交流工艺改进的问题。

□记者卢鹏

通讯员韩文彬诸嘉蔷报道

第一次在琉璃车间看到沃克尔时,感觉他像刚刚从炼丹炉里蹦出来的孙悟空,眼睛被炉膛映得发亮、衣服上满是烟尘汗渍的他,用大铁棍挑着烧得暗红的琉璃瓶胆,疾步奔向工位,在两位本地师傅的配合下,沃克尔用厚布垫住高温的瓶胆旋转,瞬间喷冒的火花与烟尘在他眼前飞溅。

8月27日,2018中国博山琉璃文化艺术节开幕前一天,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城东街道的西冶工坊琉璃制作车间里,沃克尔及同行的裴碧、凯瑟琳、米歇尔,正在进行琉璃艺术品的烧制、创作。

4位艺术家来自英、美两国。他们与博山当地的艺术家、技师一起烧制琉璃,这场“国际琉璃艺术家创作交流沙龙”,是本次博山琉璃文化艺术节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炉膛里的温度有1400多度,天又热,在车间里不动都出汗,更不用说进行高强度劳动了。”西冶工坊负责人李志刚说,四位“老外”在本国都是知名艺术家,本以为他们来就是到琉璃车间参观参观,讨论讨论。但4人在8月20日到达博山后,第一时间就扎到琉璃烧制车间撸起袖子干了起来。

对于如此大汗淋漓的艰苦创作过程,初来中国的外国艺术家又有何感受呢。“博山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琉璃之火温暖了这个城市……”裴碧、凯瑟琳两位女士优雅而幽默地回答。

“一起创作一起干活,是最好的交流,比坐那里干说强一百倍。”博山本地的琉璃热成型师傅刘持君说,一件琉璃作品要经过十几道工序,4名外国艺术家对每件作品,每道工序,都是亲历亲为。虽然沃克尔他们只会几个简单的汉语词,而很多时候翻译也插不上话。但与博山当地琉璃艺人的交流,让双方都觉得受益匪浅。

“专业的人与专业的人一起工作,一句话,甚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点醒一种思路。”刘持君说。

8月27日是此次沙龙活动创作阶段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他们将集体出席博山琉璃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并参加琉璃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沃克尔他们对博山琉璃的高超技艺,以及师傅们自行发明创新的各种技法都令人敬佩。”本次国际交流活动的策展人、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赵婷婷老师说,此次国际交流沙龙,4位外国艺术家也为当地琉璃企业提了一些建议,如改进相对粗糙的制作方法和单纯追求速度的工作模式,更加科学地规划车间布局,积极探寻创新有博山特色的玻璃语言等等。

“西方艺术家认为中国的琉璃很神秘,对鸡肝石、鸡油黄、内画等国粹技艺喜爱得近乎痴迷,希望未来博山能有更多的国际交流活动。”赵婷婷说。

琉璃界有句行话,“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有关中国琉璃生产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李亢的《独异志》。到元朝时,博山琉璃已经形成一定规模。1617年(明万历45年),博山琉璃业成产第一个行业组织——炉行醮会,为世之罕见。

在博山琉璃文化艺术节开幕当天的大型综合展览上,沃克尔等4人流连其中,尤其对包括古代琉璃在内的展出文物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沃克尔说,他很喜欢博山,他在这里学了很多东西。沃克尔还看上了西冶工坊用作琉璃定型的大金属夹子。当地师傅要送给他,他执意拿出30元钱“买”了一把。

新闻推荐

淄博籍战士石磊 登上“南京好人365”

晚报讯(记者沙红翠通讯员黄姝练红宁)9月13日,《南京日报》等媒体在《南京好人365》栏目讲述了消防士官学校淄...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