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市救助管理站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纪实

淄博日报 2018-08-07 09:28 大字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近日在淄博市中心城区的主要路段、繁华地带以及汽车站、火车站等“窗口”单位,一批崭新的救助引导牌更换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这批救助引导牌是淄博市救助管理站为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和遭遇临时困难人员求助而专门设计更新的,上面救助标识、原则、范围及救助单位的详细地址、电话和乘车路线一目了然。

救助引导牌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市救助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方式。“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让每个求助者得到及时救助,感受家的温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市救助站站长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阳光救助”新格局

6月19日,全国第6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市救助管理站服务大厅人流熙攘,淄博市部分热心市民和有关社会团体参与活动,“零距离”感受阳光救助。

当天,市救助站和淄博市蓝天救援队、城际救援队等5家社会公益组织签约成立“爱心救助寻亲平台”,通过电话、微信方式为社会提供迅捷高效的寻亲、救助服务。寻亲平台通过公益合作模式形成寻亲合力,确保受助人员得到更安全、更专业的阳光救助。

长期以来,市救助站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闻报即出,依法救助,为市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了温暖“港湾”。为了让更多的流浪人员得到及时救助,规范服务流程,创新救助模式,与“宝贝回家”等全国大型公益寻亲组织长期合作,多渠道核实救助信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救助政策,发布寻亲信息,广泛设立救助引导牌,携手公安、环卫及社区密织救助网,提升全社会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阳光化、公开化、透明化,显著提升了全市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形成了推进自我提升、接受社会监督、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阳光救助新格局。

“温馨家园”暖人心

无论是暴雨滂沱还是大雪纷飞,越是极端天气,救助工作越忙碌。为了防止极端天气的伤害,市救助站加大工作精准化程度,不断提升“救急难、兜底线”力度,全面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

与市气象部门建立恶劣天气救助联动机制,根据大风、寒潮、降雪等恶劣气象预警,实现巡查救助精准化。建立了街头巡查情况通报制度,对于巡查、夜查中发现的不愿意到站接受救助人员,第一时间向辖区通报,切实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控、劝导和保障力度。每年冬夏两季,推出“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仅去年“寒冬送温暖”期间,就出动车辆300余台次,救助临时困难人员1600多人次。

今年以来,市救助站立足规范化、标准化,全力打造人性化救助服务,精心打造受助者的“温馨家园”。围绕受助人员生活、学习、娱乐、医疗需要,完善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严格把控受助人员入站安全,同时丰富站内文化生活,形成独特的救助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市救助站街头劝导、救助2600余人次,发放棉衣、被褥、食品、药品等救助物资20万余元,帮助上百名精神异常或智力障碍的人成功回归家庭,有力促进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撑起心中“一片蓝天”

2012年冬天,一位叫张本云的流浪老人被送到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根据她提供的模糊信息,先后核实了上百条人名和地名线索,经过6年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帮她找到了亲人。

去年春节前,张本云的儿子从外地来到救助站,母子见面激动地抱头痛哭,他说:“母亲失踪6年,都认为已经不在世了……是淄博市民政部门的无私救助让我母亲重生,让我的家庭体会到天大的温暖!”在市救助站,像这样因为多年搜寻无果,家人已放弃寻找而得到救助的事例还有很多,在外流浪28年的湖北人王良惠找到了亲人,离家十几年的李长峰回归家庭……一幕幕亲人“死而复生”相见的画面,感人肺腑,传递出满满的社会正能量。

流浪未成年人是救助服务对象中一个特殊群体,市救助站多次开展了送流浪孩子回家、送流浪孩子回校园的专项行动,帮助近百名流浪未成年人返乡复学。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从关爱、助学、法律援助等不同角度对困难家庭未成年人进行预防性救助。

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纷至沓来,辛勤的汗水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救一人危困,助万家团圆,市救助站为弱势群体撑起心中一片蓝天!

新闻推荐

战高温保供水

淄博星辰供水有限公司7月27日对庆淄路与胶王路路口DN400水泥管道进行废除迁移。此次改造工程需停水施工,影响到110余...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