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存折上的数值曲线
□本报记者路意
虽然现在用存折的人越来越少,但刘本善一直保留着他用过的几本存折。在他看来,这是他们一家的钱袋子由“瘪”到“鼓”的见证物。
“1986年的这本存折,存款最多时也就30元左右;2001年的这本,存款最多时应该有5000元左右;现在这本,有多少钱我就不告诉你了,呵呵。” 6月13日下午,家住航东生活区的刘本善饶有兴致地跟记者聊着这几本老存折的历史。
刘本善已年过六旬,跟妻子都是退休工人。看着这几本老存折,他感慨颇多。刘本善边想边说,说得绘声绘色,记者边看边听,听得认认真真。
“1986年这本存折,是工商银行在周村设立办事处那年,厂子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集体给我们工人办的。”记者看到,老存折上写的还是中国工商银行周村办事处,那个年代还没有某某支行这样的名称。
“你看,这个存折就往里存了三次钱,一次10元,后来就没往里面存过钱。”刘本善说道,“1986年我们还住在新建一村,是平房,那一年我把院里的东屋盖了起来。这30块钱还不够,我又出去借了几百元。后来几年一直在还账,存折就不用了。”
回想起80年代的苦日子,刘本善没有流露出痛苦和失落。“那个时候都穷,都没钱,一个月就二三十块钱工资。攒下一点钱,就想办法把房子盖盖,盖完东屋盖西屋,盖完西屋盖南屋,一直到90年代中期,东西南北屋算是齐全了。”记者也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群众生活条件虽然逐步在改善,但保障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还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
随着刘本善的讲述,时光来到了2000年左右。“你看2001年的这本存折上显示着取出了5000元整,这是取出来准备还账的。”原来,刘本善一家在1999年的时候,从新建一村搬到了航东生活区,当时买房子借了3万元。接下来的几年,刘本善一家也是在还账中度过。“2000年以后,生活好多了,工资收入已经能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但是还不富裕,除了满足一家人吃喝拉撒,剩不下多少钱。”
聊到最近正在用着的一本存折的时候,刘本善也从回忆中走了出来。“这几年生活条件好多了,退休工资比十年前上班时候(下转二版)(上接一版)发得都多。现在也不用还账了,女儿也成家了,也不用再买房了,我们老两口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让退休金在存折里自己涨去吧!”谈到这的时候,刘本善说话的底气也更足了。
在记者的追问下,刘本善委婉地告诉记者,存折上的存款已经达到了六位数。当记者问刘本善有没有做过投资理财时,他回答道:“股票我90年代就炒过,当时虽然钱不多,但是也参与过。现在年龄大了,不做那些风险性投资了。P2P保本理财前几年也了解过,但是电视上曝光了那么多,一看就知道不靠谱,不能上当。等我再攒一攒,凑个整数,买一些正规银行的保本理财,年龄大了,不能干冒险的事,但也不能让钱闲着。”
存折上不断增大的数字,绘成一幅不断上升的曲线增长图。记者了解到,2017年周村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5.7亿元,相比1978年的7798万元,增长了315倍。一本小小的存折,打印着的是一串串的数字,记录的是一位普通群众辛勤劳作的回报,见证的是周村老百姓40年的财富增长。
新闻推荐
我家的橘子树 小记者司书阳(淄川区育英双语实验学校三年级二班)
我家有一棵橘子树,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其实这是我的杰作,我以前吃橘子的时候把种子吐到了花盆里,我们家就有了这棵...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