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把锁到视频监控 圆了百姓安居梦

淄博晚报 2018-05-18 10:38 大字

从土墙泥瓦到电梯楼房城市发展

从土墙泥瓦住到电梯楼房房屋修缮不再为难生活

城市发展快不快,生活变化大不大,老百姓的心里最是清楚明了。“旧时候是一大家子人挤一个小院子,出门全靠铁将军把门,现在住上了高楼,有电梯有视频监控,干净又安全,以前想都不敢想。”记者日前在中心城区采访时,不少市民提起城市变化,感慨最多的还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坦言正是城市的发展为老百姓圆了一个安居梦。

“以前住泥瓦房,带小院子的就算是有钱人了。那时街上最多能起个二层小楼,不像现在的大楼一个比一个高。”莲池社区的王桂香老人告诉记者,几十年前家里住的是黄泥砌的屋子。那时住家以生活为主,不如现在讲究。“家家户户都用炉子生火做饭,冬天也靠它取暖,以后成了烧煤烧炭、用煤气罐,现在有天然气、电磁炉更方便了,做饭也不会落的一身灰。”

与王桂香老人一样,谈起生活上的最大变化,今年71岁的陈连美也要说说住房。陈连美于1969年嫁到潘庄,至今在潘庄住了近50年。“第一次到潘庄的时候,看到老百姓住的都是泥巴垛起来的毛坯房,全家老少挤在一个院子里。”陈连美说,那时她最不喜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因为房屋不结实,经常需要进行修缮。从嫁到潘庄至今,陈连美住过的房屋换了四五茬,什么样子的都有。从毛坯房到砖瓦房,到带着房檐的前托厦,还见过那时有钱人自己盖的小二层,再到现在住的高层楼。陈连美坦言,虽然一直住在潘庄里,但每次换房子都像搬新家。

要说潘庄建的第一座楼房,还要从25年前说起。“我是第四批住楼的,我那房子也有22年的历史了,那会儿人生第一次住楼,真是乐得开花。”陈连美说,刚从平房换进楼房的时候是分批分房。因为村大人多,都是先拆一部分平房,在原地起楼,等这部分村民住进去以后,再建另一批。69岁的杨长举是第一批住进楼房的人,他还记得当时摇号摇到了3号楼,搬家的时候委实有些不习惯。“这辈子头一回住楼,看着干净,水电齐全,就是突然没了门前的小院,开门走楼梯不着地了,有点不适应。”杨长举笑道,潘庄的楼房也过渡了三个阶段,第一批楼房是石头地基加木头窗户,窗户只有一个小格子大小,那时候看着就很高档了,后期的窗子又成了不锈钢、钢塑,也慢慢大了起来,站在屋里朝窗外看,远远就能看到城市另一端,心里别提多畅快。

从一把锁到视频监控家安了夜里睡得更安心

“不管房子再好,得小区安全才住得踏实。”带孙子外出散步的王老太告诉记者,从前住老房子,外出都是在门环上挂一把“铁将军”,那时候院子里养狗多半是为了看门。如今家里添了小娃娃,免不了外出遛弯,对社区安全格外上心。“前年安了门禁,一人发了个平安卡,生人不能轻易到单元里去,白天夜里都安心了。”

潘庄社区综治中心保卫科科长柴兴水在岗位上工作了15年,他告诉记者,2003年前的潘庄社区人员进出复杂,自行车等小型被盗案时有发生。之后社区开始围墙建门,成立巡逻队负责晚上巡逻。“随着淄博的发展,对社区安全越来越重视,开始配备视频监控。”柴兴水告诉记者,2016年9月底开始实施智能门禁系统,现如今84栋楼256个单元2300多户居民,按照社区原住居民、外来买房人员、租房居住人员的不同一人一卡,陌生人无法轻易进出单元门。“社区楼前楼后、主要路口都有监控探头,工作人员24小时在班上。这几年发案率大大下降,夏天爬窗入室盗窃等情况几乎没发生过。”

“听说之前有网上逃犯知道社区门禁是一卡对应一身份证,就主动投案了,工作人员看视频监控里老人需要帮助,及时把人送回了家。生活越来越现代化,社区在这方面要是落后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安全。”租户赵女士告诉记者,社区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只有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们先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获得更多幸福感和满足感。(晚报记者商萍萍)

您身边若有温暖的新闻故事,您若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建设者,若您曾参与过一座楼、一条路、一个社区的改造……请拨打我们的新闻热线3184500、8271110,告诉我们,我们一起讲述这座城市的暖心故事,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邮箱zbwbshxw@163.com,也可通过“淄博晚报微信公众号”留言。

新闻推荐

般阳中学:为青年教师发展铺路搭桥

近年来,淄川区般阳中学紧扣“立德树人”主题,积极探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创设条件为青年教师的发展...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