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交警眼中张店交通管理的巨变 从“马车疏导台”到智能交通网
站在三尺岗台,用标准的动作指挥交通,身旁经过的马车多过汽车;站在繁华的中心路(金晶大道),手动控制信号灯,一上午最多见到十几辆汽车;女子交警中队亮相华光路成为中心城区靓丽的风景线……这是三名交警工作之初的真实写照。从指挥马车、管理行人汽车、疏导拥堵的路面,到现在智能交通的科技信息化,这既是青春岁月心底最快乐的时光变迁,也是张店交通管理工作和城市蝶变的演绎。
让我们跟着三名交警的讲述,去追忆一下城市的过往,这些故事里是否有你回不去的青春?
坐在岗楼手动控制信号灯马车通行随处见
“我参加工作年岁可长了,那会刚有80后一代呢。”如今在张店交警大队车管所工作的王爱奎是名十足的“老交警”,1980年从警的他,对于改革开放巨变,无疑是见证人。“经过几个月的培训,1981年3月,我正式上路执勤,最早站岗的地点就是现在淄博饭店那个路口,那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交通管理有一天会像现在这么智能。”
王爱奎告诉记者,当时中心路和共青团路路口就是张店最中心的地方,也是最繁华的地段,路口中央设置了岗楼,民警坐在里面。“没见过当时情况的年轻人可能会问,那会交警是坐着执勤吗?其实不是,我们是坐在里面控制信号灯。”在王爱奎看来,信号灯的发展史是张店交通管理变迁的一个缩影。“那会信号灯很小不在路中央,在路边,靠手动去调整,工具很简单,一个控制盒,跟饭盒差不多,中间有一个简易开关。控制盒与信号灯之间由一根电线连接,我就坐在岗亭里,时刻关注路口的车流量,向左或向右拨动开关,控制东西或南北方向的车流。”王爱奎回忆道。过去的几十年如一幅幅画面,清晰地印在记忆里。在交谈中,王爱奎对交通管理的每个变化、每个节点都如数家珍,甚至精确到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几十年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人车路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交警是站在路上指挥骑自行车的市民,还有马车驴车,值一班岗三个小时最多也就见十来辆汽车,还都是公共汽车。
站到新修好的柳泉路执勤仿佛到了北京的长安街
“那会交警的警服与其他警种相比多了个白色套袖,指挥时要用指挥棒,就是一个长约40公分红白相间的木棍。后来我被调到了柳泉路和人民路路口,那会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柳泉路刚修好。”王爱奎说,现在回忆起站在柳泉路执勤还满满的自豪感,就和站到北京长安街上一样。
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路的位置逐渐被柳泉路代替,城市中心也慢慢发生变化,路宽了车也多了。以前就管理中心路、柳泉路,现在张店的辖区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交通管理工作内容更多、管理更复杂。
采访中张店交警大队山泉中队中队长岳可峰告诉记者,从1985年参加工作到如今,张店的大小路口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上世纪80年代末,站路口指挥交通,一转身见一辆上海生产的桑塔纳都很兴奋。柳泉路、人民路就到了张店最北端。”岳可峰说,上世纪90年代末他调到了五中队,负责柳泉路和人民路附近的交通管理。那会,刚有了压车的情况,市民生活水平高了,路上的车越来越多,“站在路口就代表交警的形象,所有上岗的民警动作必须规范、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正是对工作的认真劲,岳可峰的指挥形象得到了充分认可,被评为公安交警系统的“岗台奇葩”。
华光路上女子交警中队驾驶人为了一睹风采降低车速
提起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心城区,很多驾驶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女子交警中队”,这支有14名女孩组成的队伍曾经是中心城区最靓丽的风景线。张店交警大队宣传科的王玲就是这支队伍最早的一员。“我是1998年到的华光路中队,因为都是女孩,所以社会上都叫女子中队。”虽然是女孩,可是工作任务与男民警一样,查车、站岗、夜查,不管是暴晒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寒冬,很快这些女孩成了全市公安交警系统的精英,香港大公报都慕名来采访。
“早上6:40集合,开会点评后去食堂吃饭,那时摩托车不是电子打火,主要靠我们中队长刘明军用脚踹来发动,为了帮我们发动摩托车,他的皮鞋都踹掉底了。”想起件件往事王玲忍不住笑起来。“那时华光路上一处阴凉地也没有,夏天晒得脸都花了,戴墨镜的一块颜色、帽檐下面脸上一块颜色、下巴一块颜色。”王玲说,印象中工作的第三天下了一场大雪,巡逻的时候骑着摩托车重重地摔倒在地,当时没想自己哪里受伤,忍着剧痛一下把摩托车抬起来了。“那时的摩托车特别重,一般女孩根本推不动扶不起来,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力量。”
智能交通时代一中心观全城交通违法精准打击
时间到了2000年,王玲调到张店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工作,那时全市交警队正在加紧建设指挥中心和122接警平台。这也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年。
从自行车巡逻发展到机动车摩托车巡逻管理;从人工手势指挥疏导发展到电子眼监控科技化管理;从一部电话通讯发展到对讲机、电脑、电子监控融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指挥网络。借助科技,智能交通、智慧交通推进成果不断。从直行到左转待行、直行待行,从手动信号灯到自动配时,从整条路一套管理方案到路口的个性化调流,到如今的可变车道、逆向可变车道,中心城区的交通管理历经巨变,每一次变革都是为了市民的出行和交通管理新的需求。
岳可峰告诉记者,当初是民警靠经验现场查处,现在是靠大数据精准分析、精准打击,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交通管理的变化也是城市巨变的过程。“指挥中心以前就是一部电话,现在已步入智能交通时代,坐中心可观全局,随时调动路面民警,从牛车马车到自行车汽车,城市路网越织越密,新的交通管理也在发生变化。迎接变化,未来可期。”张店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您身边若有温暖的新闻故事,您若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建设者,若您曾参与过一座楼、一条路、一个社区的改造……请拨打我们的新闻热线3184500、8271110,告诉我们,我们一起讲述这座城市的暖心故事,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邮箱zbwbshxw@163.com,也可通过“淄博晚报微信公众号”留言。
(晚报记者冯艳辉通讯员杨丽)
新闻推荐
“扬帆行动”促创业 741户创业者领1300万元担保贷款贴息
□记者杨淑栋通讯员路春菲报道本报淄博讯4月26日上午,淄博市人社局在中国陶瓷科技城会展中心西大厅举行创业贷款贴息发放,现场为741户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300万元。...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