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文物爱好者共度“国际古迹遗址日” 感受家族兴衰 重拾乡村记忆
晚报讯(记者赵瑞雪实习生孙玉琳通讯员李胄)4月13日,在国际古迹遗址日到来之际,全市百名文物爱好者与市区文物专家共同走进周村区王村镇集中连片的明清古村落中,在桃花纷飞与青石黛瓦间,感受李家疃村、西铺村、万家村家族及村落的兴衰变迁,重拾乡村记忆。
上午9点,记者跟随文物爱好者首先走进早已声名远扬的李家瞳古村落,古老的宅门、木雕石刻、飞檐走兽……已然令人叹为观止。跟随讲解员一路前行,包含四大门、五大门、文石庄、亚元府等在内的“九门一庄”古建筑极具代表性。讲解员告诉文物爱好者们,始建于汉代的李家疃,因李姓最早定居得名。明洪武年间,王姓族人迁入定居。至乾隆年间,以十二世王以奇为代表,王氏族人或做官、或经商,使李家疃达到鼎盛,建成了外有城墙、内有楼房、外带三大花园的王家大庄园,然而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遭烟毒败家。如今村落中的牌坊街,虽不长却是王家大庄园的经典之处,也是王氏家族600多年来风雨沧桑的写照。
与李家疃村有所不同,相距不远的西铺村是明崇祯年间户部尚书毕自严的故居,故居东院是祭祀的地方,西院是书院,也是蒲松龄教导毕氏子孙的地方。清康熙年间,蒲松龄来到毕府教书,同时完成了不朽名著《聊斋志异》。讲解员告诉大家,当年蒲松龄途经毕府,毕府正巧在晒书,蒲松龄看到这么多书,忍不住想要饱读一番,于是心生一计,便躺在一边敞怀晒起了肚子。毕府的人好奇问他在做什么,他答道:“我也晒晒肚子里的书啊。”这件事引起了毕家的兴趣,于是相邀蒲松龄前来教书,这一教就是30多年。眼前的蒲松龄故居,书房二楼仍是满满藏书。这个时节,暖阳斜照,踏着木板楼梯咯吱的响声,仿若读书的惬意生活便在眼前。殊不知,若是没有当年毕府的书籍,蒲松龄怕也难写出流传至今的《聊斋志异》。
“守前谟,不居间、不放债、不攻煤井,愿后世、学吃亏、学认错、学好读书。”最后一站的万家村,毕氏家族的家训令人难忘。毕氏家族的另一位进士、毕自严的弟弟毕自肃居住于此。除了同宗同源的家族文化,在万家村乡村记忆博物馆展厅中的一处“投豆亭”很是特别。六角亭中有两个瓶子,毕木教导子侄,每有一善事就投黄豆,每有一恶念便投黑豆,一月一检点、一年一总结,直至再无黑豆,自己的德行便达到极高境界,通过这样的方式约束族人,直至今日也被人津津乐道。
“这次活动,不仅看到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更感受到了其中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一位文物爱好者说,漫步在胡同里,感受到乡村的朴实与深厚,一件件文物古迹都在诉说着曾经的兴盛衰败,文化的魅力,就藏在这屋檐门庭之下……
新闻推荐
重视制汤,讲究用汤鲁菜精于制汤,源于鲁中地区的烹饪传承,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用汤调制肴馔了,这在《齐民要术》中有记载。所以,博山菜善于用汤,由来已久,以博山“四四席”...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