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与融合 ——淄博市青少年宫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外教育新模式
■晚报记者丁兆云通讯员鹿子锋薛聪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观念需要快速更新,教学方式需要尽快转变。在核心素养指向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跨界,需要融合。近年来,淄博市青少年宫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发挥师资力量雄厚和校外教育高地优势,找准新时期自身定位,着力推进跨学科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探索,着力推进教学科研项目化建设。目前,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跨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成为淄博市青少年宫课程改革的又一发展方向,进一步致力于深化提高课程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市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水平迈向新台阶。
快乐美术主题课程——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周日上午,淄博市青少年宫快乐美术班的孩子们高兴地又一次迎来了儿童绘本创意课程。课堂上,孩子们围绕“大嘴狗的新生活”主题,天马行空地发挥各自想象续写大嘴狗的故事,认真思考、全身心投入,看着自己精心设计制作而成的作品,孩子们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向大家分享设计思路和故事创意,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儿童绘本创意课程是以绘本为载体,集阅读、欣赏、绘画、手工制作、游戏、故事分享为一体,根据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按照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以单元主题式建构并实施的绘本创意教学活动。”快乐美术实践与研究课题负责人高贵珍老师告诉记者,学习艺术不应单单为了提升艺术技能,而要学会一种思维方式,提升艺术素养,提高孩子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小绘本里有大世界,多样的绘图手法、趣味的图像叙述,为儿童提供了描绘生活、记录情绪的空间。
近年来,淄博市青少年宫注重课程跨界与整合,尝试在教学中引入同一主题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摸索。经过几年来的研讨与实施,已形成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设计和一套较为成熟的课程模式。例如:快乐美术班的《走近春天·“玉兰花”》主题写生课,就把课堂搬到了人民公园的玉兰园,让学生观察玉兰树花开花落的整个过程,通过思索、归纳、提炼完成自己的主题作业。课程以学生生活环境为背景,通过“选题快乐(美丽的玉兰花)→问题快乐(了解玉兰树的生长过程)→目标快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出自己对正在盛开的玉兰花的感觉)→活动快乐(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点评快乐(说一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我手画我心”的同时“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以思促画,以画促写,诗情画意,其乐融融,让学生始终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油然产生愉悦心情,充分体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一个看似简单的单元主题写生课程,包涵了语文、美术、音乐、思想品德等多门学科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和无限创意,既丰富拓展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听说读写画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引导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学会感悟生命的美好,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人人有责;既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又加强了美育感悟力;既在美育教学中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建设要求教师既是课程实践者,也是课程开发者和设计者,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具有科研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底蕴,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加强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发展。近年来,淄博市青少年宫注重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新教育理念的重构,多措并举力促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基于此,在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下,专家指导、名师引领,培训学习、论坛交流,老师们大胆自信地迈出了课程研发步伐,努力使自己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
校外教育在新时代的定位是什么、孩子们在青少年宫要学习什么内容、作为青少年宫的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理念与思考方式,如何进一步改进与提升校外教育的课程与实施,带着这些问题,老师们在探索、在积累。近两年来,在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华东地区校外教育论文案例交流活动中,《淄博市青少年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实践与探索》、《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走出校园,让学生觅到活水》、《走进“载歌载舞”的音乐世界》等近20篇论文获得一二等奖,《淄博市青少年传统文化研学》、《快乐美术实践探索》课程设计获得一等奖并被推选参加第四届“真爱梦想杯”全国学校课程设计大赛。
天籁童声+形体表演——给孩子一个完善自我的舞台
声乐形体表演班的学生同样是跨学科课程新模式的受益者。市青少年宫科研交流部王云霞部长介绍,近几年选择学习声乐专业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单一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舞台实践表现,导致有的学生只会唱歌不会表演或是表演起来肢体僵硬、动作不协调,有的学生只掌握了部分唱歌技巧而不能表达出音乐的内涵和情绪。发现问题,如何解决,声乐形体表演课题班应题而生,精选京韵歌谣、民族歌谣、校园童谣这三种典型的少儿歌曲题材,在教学中根据童声的嗓音特点,结合科学的发声、气息学习来训练歌唱技能;通过形体表演方面的训练实现歌唱中的形体表演及优美表现形式;通过欣赏相关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达到艺术熏陶的目的。欣赏、唱歌、游戏、形体训练与表演、集体探究、舞台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得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全身心融入到音乐中,获得了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综合音乐素养。内修于心,外化于形,孩子们渐渐能够用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情感,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完美呈现音乐内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11岁的王义童从5岁起进入市青少年宫学习声乐,从2015年下半学期进入声乐形体表演班,经过两年学习,这个喜欢唱歌的女孩的舞台表演水平提升很大,先后获得了“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山东赛区一等奖、第十三届“未来之星”全国优秀特长生山东赛区声乐比赛的金奖、第十三届“星星火炬”全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声乐一等奖等很多奖项。
与王义童一样,声乐形体表演班的其他小姑娘排练的多部声乐表演作品参加了“迎新春音乐会暨建团三十周年汇演”等市区大型文艺交流活动,参加了上海市音乐学院、黄浦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联袂打造的以齐文化为主题的原创作品《你的爱我收藏》节目录制。家长们都说,是声乐形体表演的学习让孩子们现在比以前更加自信了。
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给孩子一方全面发展的天地
以综合课程的建设为重点,探索由单科项目制向综合课程建设转化,提升校外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有效解决校外教育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发展瓶颈,为课程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供一个初步的理论思考是淄博市青少年宫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
淄博市青少年宫在课程建设的推进中,以聚焦校外教育立德树人的独特性为核心,充分考虑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孩子的不同特点,坚持育人导向,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平等的对待所有孩子,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孩子主动、健康的发展。
2017年2月,淄博市青少年宫基于核心素养“七彩课程”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注重学生内心感受;引导学生注重欣赏、鉴赏,去感受美、创造美;注重让学生学会多种形式的表达,初步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是“七彩课程”体系的初心。
“走进新时代,我们既要增强研究意识,研究学生的兴趣和成长的需要,又要形成资源意识,充分挖掘来自社会、家长等的多种资源,并加以整合和有效利用”,淄博市青少年宫韩其东主任如是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校外教育如何顺应核心素养的世界潮流,谋求新的突破,成为校外教育工作者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用“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校外教育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做到符合社会发展潮流、青少年全面成长的素质教育。
新闻推荐
近日,淄博十中举行第一届“校园合唱节”,本次活动以“歌满校园、放飞希望”为主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创新活动载体,以每天课前一首歌、每周每班领唱一首歌(利用升旗仪式等集会)的形式,确保...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