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执法 “绿盾”护农 ——访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队长李开松
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队长李开松他们时常奔走在广袤的田野上,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年华。
□本报记者孙春晓
今年,是淄博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成立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这支活跃在农业执法战线上的铿锵“绿盾”,为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零”发生、防止高毒农药的非法生产和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表彰、奖励。农业执法是如何四面出击,为我们阻挡不安全因素的?
记者:对执法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城管执法、环保执法等等,这些概念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但对“农业执法”还不是那么熟悉,您能否介绍一下农业执法是做什么的?
李开松:淄博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成立于2008年5月,迄今已走过10个年头。农业行政执法是促进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战略举措,是推动转变职能、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简单讲就是负责农业法律法规的执法工作;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和案件进行查处;负责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
具体来说,农业执法就是为了维护农业生产正常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必要的行政措施。严格监管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们的重点工作。
记者:10年是段漫长的时光,农业执法支队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呢?
李开松:将10年的工作归纳起来,就是抓好“一理念四同步”、“一完善四规范”。“一理念”,即坚持“立队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四同步”,即业务工作、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四位一体”,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一完善四规范”,即制度完善、程序规范、行为规范、监督规范、文书规范。
制度完善,“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执法者,我们本身就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10年中,我们首先做到制度完善,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主题固定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组织制度;集中学习日、工作纪律、日常言行仪表等日常管理制度;行政执法登记、行政执法公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处罚法制审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执法制度。2013年,修订完善了一案一告知、一案一议定、一案一回访、一案一评析等“四个一”制度,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程序规范,是行政处罚的要件。按照《行政处罚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我们把执法过程自立案至结案细化成26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限和责任人,确保了处置违法行为能够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办案程序合法。
行为规范,是对每一名执法队员每一项执法行为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国家有法律法规,党内有党规党纪,农业部有“六条禁令”,市政府有《淄博市行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若干规定》,我们支队还有相关配套制度。这一切都保证了执法行为规范。
监督规范,支队建立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机制。内部监督,内设监督科,强化日常行为和执法行为的监督,加强内审把关,实行五级把关制,确保处罚主体适当、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法律适用正确、办案程序合法、文书制作规范。外部监督,通过淄博机构编制网、淄博法制网、淄博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开支队岗位职责、权力清单、执法依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明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并全面实行网上办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016年起,落实了“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信息公开制度,市场秩序、执法行为进一步得以规范。
文书规范,是整个行政执法过程的记录和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支队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我们率先在全省农业系统推行说理式执法文书,在文书中明确法律依据、违法的事实、证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正意见或建议,综合运用教育、沟通、建议、规劝等手段,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同时,我们把普法宣传寓于执法检查的各个环节,使相对人在接受行政处罚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和守法意识。我们制作的执法案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省、市优秀执法案卷,被誉为鲁中地区的一面旗帜。
记者:走进咱们的会议室,看到满屋子的奖牌,有“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单位”、“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省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省总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和市工会“振兴淄博劳动奖状”,还有“农业部优秀案卷”,两届省农业执法竞赛第一名等等。您能讲讲这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背后的故事吗?
李开松:这10年中,如果说确实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深切的体会是得益于各级领导和组织的关怀与支持。市农业局历届党委都非常关心、重视农业执法工作,为我们提供固定规范的办公场所,配备了执法专车,配套了执法装备,并将执法经费和检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局主要领导还要到支队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分管领导靠上抓,从支队规范化建设到具体案件办理都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支队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
还有,我认为抓好学习长效机制很关键。我们建立了学习培训制度,把每月5号、15号、25号定为集中学习日,采取课堂授课、现场模拟、案例分析、案卷互评、交叉检查等方式,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为保证我们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10年时间,我们练出了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素质和甘于奉献的品德的精兵,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党和人民群众交给的农业执法重任。
在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中,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正是农药使用高峰期,农药、肥料抽样时,执法队员需要对农药进行基础判定,杀虫剂经常造成头晕目眩,眼睛红肿、流泪;杀菌剂使人口干舌燥,吸入肺中,极易造成农药中毒。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大多要跑到偏远的山区农村,抽样人员为了按时把样品抽完,早出晚归,饭不能按时吃,车辆抛锚也是常有的事。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为谁执法、执法为谁”的问题。对真正的害群之马,要严厉惩处,而对由于不明真相而触及到法律法规的群众,我们还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他们避免违法、违规,这就是执法为民的“民本”思想。
记者:10年,既是一次总结,又是一次展望。那么,走过10年之后,前面的路咱们打算怎么走好每一步?
李开松: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严格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依法治国战略,坚持以粮食安全、绿色供给、农民增收为基本任务,突出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智能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严格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食品安全战略”,制定最严格的标准,强化最严厉的监管,启动最严格的问责,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农业生产的源头把控,尽最大可能降低污染,让人民吃得放心。
“打铁还要自身硬。”接下来的岁月里,在市农业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把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要政治建队、制度建队、科学建队、精神建队,带领这支过硬的队伍“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为绿色田野更加茁壮、为百姓的餐桌更加安全,不懈努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靖本报讯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淄博市12月3日至4日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市相关部门于12月3日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我区相应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期间,废气排放企业...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