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0余年科教兴村 看傅山蜕变新生

淄博晚报 2017-11-27 10:37 大字

始终以先进的教育为引导、以开阔的目光看发展,勇于淘汰落后产能,主动改造、提升、转移原有产业,加速转调步伐——新建12000余平米傅山幼儿园,尚未启用已有城里娃慕名而来;政府投资新建高新区第八小学(傅山小学),可容纳35个班级1600余名学生……在全国文明村傅山,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城里也不多见。“正是30多年来一直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科技兴村,才让傅山有了今天的发展。”昨日,傅山村书记彭荣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听了十九大报告,他的振奋之情今犹在。特别是报告中提到优先发展教育、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都是傅山一直坚持并将始终贯穿于发展中的准则。◥始终教育优先幸福指数节节高

◥30年发展巨变转调一直在路上

说起傅山村,最受人们关注的,自然还是其数十年来稳中有增的经济实力。正是不断转调,持续注入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活力与动力,使得这面全市最早也是仅存的“十面红旗”之一,一直屹立不倒。

11月中旬的淄博,虽已进入供暖季,分外明媚的暖阳和澄澈的蓝天依然屡见不鲜。今年,淄博列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环保重压之下,傅山转调、新旧动能转换和科技创新步伐再提速,第三产业乘势推进。“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于傅山而言,30多年来转调一直在路上。如同雄鹰必须要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再获新生,傅山也将在转型的阵痛中实现再提升。”彭荣均表示。

80年代,傅山提出“宜分则分、宜统则统”为发展集体经济创造了条件。1990年,“退一进二,以工补农”迈开了傅山村工业化的第一步。1995年,傅山热电厂破土动工、1997年傅山铁路通车……曾经的天方夜谭,一个一个变成现实。2000年,傅山村基本实现工业化,在“退一进二”的基础上“继二进三”,转、调和发展进入快车道。到2006年,傅山村独特的循环经济体系已初具规模,节能降耗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技术改造革新、创新驱动成为傅山村行业发展新常态。

时至今日,傅山的产学研、铁路物流、文化旅游、餐饮、金融……等多个特色产业板块在转调中乘势上扬。傅山集团连续多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行列。“将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加快转调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傅山必须立足于实体经济,发展环保节能的、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业,国产化、国际化两条腿走路。”彭荣均表示。回望30多年的艰苦奋斗,今日傅山的实力有目共睹。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最令彭荣均和傅山村村民自豪的却是村里软硬件设施一流的文化教育平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80年代傅山村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选派村里年轻人到外地学习。“科教兴村,教育先行,我没上过大学,绝不能在教育上让孩子们吃亏。”彭荣均说,80年代旧村改造初期,村里第一个建成完工的便是以高标准打造的幼儿园。

傅山幼儿园是全市最早的省级示范园之一、傅山小学作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教改经验全国推广;傅山集团与淄博职业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普及“五年一贯制”大专班;傅山职业培训学校长期开设各类公益性职业教育,增强村民、职工技术技能;傅山文化宫是孩子们的校外教育基地,被定为山东省艺术考级点;“爱·成长部落”研学项目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傅山村“大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改变一个地方的落后面貌,并不是单纯加速经济发展和改善百姓的工资收入,更重要的是发展教育。”彭荣均深有感触地说。

2016年,高新区管委会和傅山村共同投资,在傅山村新建幼儿园,可同时容纳幼儿600余名。建成后傅山村和周边村居幼儿将享受到全市乃至全省最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同时新建的还有高新区第八小学(傅山小学),这两个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文化资源共享,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傅山村,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然吸引了城里孩子纷至沓来。

和谐乡风、美丽傅山。加速转调发展,科教兴村、人才强村,一直在路上!(晚报记者刘洪霞赵瑞雪通讯员傅海燕)晚报讯(晚报记者孔晓文)“这些年,在我们村,有个领着大家一起干的收购员。他带领农户种大棚,帮了我们不少忙。他人品好,威信也高,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村民口中的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的刘光文。从2005年刘光文凭借着种植经验发动乡亲们参与种植,到如今建起日光温室大棚600多座,良好信誉带来了生意上的红红火火。

2005年,柔远镇雍湖村里基本没有规模种植蔬菜的农户,村民们每年的收入仅仅靠着一些水稻和玉米,村里人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刘光文积极大胆地向村委会承包了15亩地试种蔬菜,通过一年辛苦的劳动,一下挣了好几万。2006年,他向村委会提出了带动本村农户一起种植蔬菜的想法。凭借着积累的种植经验,他发动了10户村民参与种植,收成很是喜人。

但好景不长,随着种植的蔬菜量越来越大,卖菜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农户种菜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刘光文想,还不如自己收购蔬菜。通过各方努力,银行给他担保贷款十万元,他的蔬菜收购点启动资金终于凑了起来。开始的时候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短缺,好在村民们都很信任他。刘光文说:“既然乡亲们愿意把菜交给我,我就要把菜拉出去卖掉,让他们能够赚到钱。”

这份工作看起来简单,但背后的酸甜苦辣不为人知。刘光文非常忙碌,有时一天连饭都顾不上吃,还要帮助菜农一起装菜卸菜,忙到了深夜还要了解市场信息,掌握蔬菜的价格趋向。如果对信息掌握不好、把握不准确,不仅会带来生意上的亏损,也会为菜农带来损失,因此他要每天及时了解蔬菜的价格,及时地向菜农公布当天的价格,正是他的诚实守信赢得了菜农的好评。有一次他收购的5吨辣椒,由于阴天下雨交通中断无法及时拉运,全部烂掉,但他依旧按照市场收购价格给菜农们支付了应得的菜钱,没有给菜农造成一分钱的损失。

“刘光文人品好,威信也高,带动我们一起发家致富。他开了收购店以后,我们都在这交菜,省了不少功夫也省了不少力。”听到菜农对他的评价,刘光文说他感觉这是值得的。他说,帮助别人,同时也帮助自己获得了利益,内心无愧。“信义菜哥”坚决不让农户吃亏

新闻推荐

1-10月全市到位外来投资808.6亿元

晚报讯(记者孙媛通讯员黄志远)昨日,记者从市招商局获悉,今年1-10月份,全市各区县实际到位外来投资累计完成80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86.94%,同比增长33.87%,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据了...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