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书生意气 思齐楼上见故人

淄博日报 2017-10-27 09:04 大字

▇宋建中

丁酉秋,农历八月廿八日,躺在床上胡乱翻看手机微信,在朋友圈中发现王荣远兄(小学到高中的同学)转发的《博山的故事》一一“他日参天故人忆,犹闻逝水大如川一一缅怀博山一代乡贤昃如川先生”一文,随即质疑云:应为忆故人而非故人忆!并举徐植农(号吴齐子)先生的《卜算子·忆故人》为证,词曰“百岁又如何,短短人生路。难得红尘走一遭,自有相知处。风雅许长存,且看公孙树。他日参天忆故人,叶叶声声语。”

徐先生曾与五名好友在博山樵岭前手植六株银杏树(又称公孙树),先生作此词时,六人已去其四,仅余徐先生和原博山区行管局长张志中两人健在。年长者昃如川,《淄博日报》美编、书法家杨振寰,淄博市博物馆原馆长李玉恒,原山东铝厂副厂长萧岚等人早已仙逝。

我给王荣远订正时,忽然想起自己记忆也不全,六君子只想起前四个,后两人要命也想不起来了。

张志中叔叔的儿子张维与我大学同班,也是徐先生之学生,发微信询他:“有李障天先生否?”张维说没有李障天,有李玉恒和萧岚。

为准确起见,给徐先生发微信询问,位于苏州的徐先生虽远隔千里,顷刻即回复六君子名字、职务,以及当时栽树事宜,还回忆了《卜算子·忆故人》的创作过程。

先生长我29周岁,我已过花甲,按惯例,先生今年该庆贺九十大寿了!近九旬的老人,脑子反应之快,记忆力之好出人意料。

先生发我《忆故人》的音频版,并命我写一评。

真是赶着鸭子上架呀,俺虽当过多年记者,可净是写些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哪儿弄过这玩艺?但是师命难违!只好诚惶诚恐勉为其难。

《忆故人》的词、曲作者以及演唱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从手机上点开听了几遍后,越听越有味道了,不禁拍案叫绝。

与徐先生沟通,他告诉我,曲作者是著名音乐家钱大玄先生,部队离休干部;演唱者名叫孙沫涵,是名副其实的博山小老乡,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14级民族声乐专业的高材生。据称,小孙曾获过不少省、市级的大奖,在全国声乐舞台上渐露头角。

《卜算子·忆故人》是徐先生《红尘四章》之三,愚以为,要全面理解该词含义,离不开此前两章和第四章。徐先生是东吴大学文科学生,1948年与几个同学步行赴山东投奔解放区,在位于济南的华东军政大学短训后,分配至淄博市教育系统,36年后(1984年),先生从淄博师专离休,回苏州老家定居。红尘四章之一《诉衷情.栽柳》即写此事。全文如下:“《诉衷情·栽柳》华年徒步问清声,泉涌济南城。卅载青齐栽柳,满目见菁菁。双鬓白,历阴晴,识虚盈。桑榆景晚,人世多情,一笑春生。"

离休后,先生又在苏州老年大学教授诗词写作近20年,老年大学位于万寿宫,红尘四章之二《点绛唇·诗缘》即记此。

词曰:“北客归来,故园新韵知多少。碧波飞鸟,春色湖山早。不尽诗缘,万寿宫中了。斜阳照,回眸一笑,一地青青草。”

红尘三、四抒发感情,之三《卜算子·忆故人》说的是他与五名好友在博山樵岭前种下六株银杏树(也叫公孙树),除徐先生和年龄最小的张志中健在,其他四人均成故人。往事历历在目,怎不令人感叹?

《红尘四章》的最后一章——《浣溪沙·过客》充分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词中说:“日暮池亭锁绿红,细风犹自过芳丛。淡香和月已朦胧。春去春来春不驻,日升日落日难穷。人间过客也匆匆。”

这也是我听了孙沫涵小老乡唱的徐先生词、钱大玄先生曲的《忆故人》以及重温《红尘四章》的感悟。

先生命题作文,学生写来如此。

不知何如?

作者简介

宋建中,博山生人,小学在峨嵋新村小学;初中为淄博一中初27级7班;高中为淄博一中高21级12班。然后下乡至南博山公社一大队,务农两年后,于1977年12月到博山灯泡厂当工人。1979年9月,考入淄博师专中文系,班主任就是徐植农先生。

1981年7月,毕业分配到市体校(当时叫淄博市体育中学)任教,1984年5月10日调入《淄博日报》社,2011年后调入《大众日报》社,1999年7月1日参与《鲁中晨报》创刊,今年4月正式退休。

新闻推荐

张店区中医院举办全市糖尿病足病新进展学习班

为提高淄博地区糖尿病足病诊治水平,普及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足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10月21日,由淄博市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张店区中医院主办的淄博市糖尿病足病新进展学习班在淄博饭店举行...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