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筑的故事 变迁的城市 教学楼通往操场有座悬挑楼梯

淄博晚报 2017-10-10 08:47 大字

编者按:记录城市变迁感受淄博发展。本报今起推出大型史诗式调查栏目“建筑的故事变迁的城市”,栏目征集稿件发布后,不少市民纷纷致电本报,向本报提供淄博这座组群式大城市发展背后的故事线索。从古“黄桑店”到如今的新张店、大淄博,中心城区的每一点变化,都刻录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建筑的故事,这是一部城市史诗。城市里的每一座老建筑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在许多老淄博五中学子的记忆里,母校校园里那座曾引起全省轰动的悬挑楼梯,就是一段悠长的历史,刻印着淄博中心城区的发展,记录着一个名校的历史。

位于张店区洪沟路6号的淄博五中,自1942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75年的辉煌历程。2012年建成的教学办公楼、实验楼高耸挺拔、气势恢宏,其中最让校友们怀念的却是建于1976年的悬挑楼梯。“这悬挑楼梯当时可出名了,全省第一家,一建好就有其他省市的学校来参观。”1959年在淄博五中就读高中、2002年从淄博五中退休的耿庆信老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匠心独具:

设计省内首家悬挑楼梯

在淄博五中75年的发展历史中,几排砖石结构的瓦房,校园内林立的大树,都是校友们宝贵的回忆。尽管2011年学校要建设新的办公楼和实验室,独具意义的悬挑楼梯还是作为老建筑被保留了下来。如今,大家透过五中的栅栏,在路边就可以看到操场一角的悬挑楼梯。

在楼房还不多的上世纪70年代,淄博五中为何要建这样一部悬挑楼梯?记者找到了当年悬挑楼梯的设计者、时任淄博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工程师杨毓亭。今年已经83岁的杨毓亭向记者介绍了当时山东省内首个悬挑楼梯的设计经过。

“1976年淄博五中修建新的初中教学楼、物理化学实验室和图书馆,要方便学生进出,还要节省空间,我就想到了将柱子向里挪,从墙外加个悬挑楼梯。”杨毓亭告诉记者,这个悬挑楼梯占地3281平方米,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属于第一次尝试。

在杨毓亭保留至今的设计文稿中,记者看到了有关淄博五中悬挑楼梯的计算原理和图样,它的全名叫做“桁架式大悬挑楼梯”。“这个悬挑楼梯的设计和用料计算可麻烦了,是由上下楼梯段板和息板浇制成不在同一铅锤面上的统一结构体系,该楼梯用积分法和应用最小功原理计算变形,计算公式很复杂,不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杨毓亭介绍,这一楼梯用木材较多,需要大面积现浇。这一创新设计的成功突破,为杨毓亭赢得了赞誉。

悬挑楼梯引轰动:

老建筑成宝贵回忆

“这可是建校以来保留至今最老的建筑了,建成后引起了轰动。”耿庆信笑着告诉记者,当时为了方便学生进出实验室和图书馆,这一新颖的设计在校园里成了一道新奇的风景。“淄博五中一贯重视实验室建设,作为省级重点学校,实验室投资一直很大。1976年新建初中物理、化学实验室,为节省空间而在楼外建成的悬挑楼梯,确实是个创举。”耿庆信回忆,自悬挑楼梯投入使用后,全省各地的学校纷纷前来取经,这一建筑即便是在2011年新建办公楼和实验楼时,也被大家决定要保留下来,“这是五中校友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一环,留着它,我们会想起很多过去的美好岁月。”耿庆信说。

在耿庆信眼里,五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在这所学校学习、工作的见证。记者在淄博五中采访时看到,2012年建成新教学办公楼、实验楼的同时,拆除旧实验楼,对全校建筑设施、广场、路面、运动场、绿化带等全部整修一新,使校容校貌实现彻底改观,办学条件和水平大幅度改善提高。

1955年被定为省重点中学以来,淄博五中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退休前一直在该校实验室工作的耿庆信对学校的发展更是如数家珍。“省教育厅从1955年就开始给我校配备适应高、初中教材需要的实验仪器和标本,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没有放松这方面的投入。1976年建成24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和实验楼,悬挑楼梯连接起了实验室和图书馆,也是物尽其用。”耿庆信说。

尽管目前悬挑楼梯已经没有人走,但是它作为淄博市建筑设计史上的一大创举依然被铭记。它在更多的五中校友眼中,不仅仅是一部楼梯,而是难忘的校园记忆,承载着过去的美好和消逝的青春。(晚报记者孙艳芹通讯员魏玮)

新闻推荐

阎先公的艺术夙愿

阎先公艺术博物馆陶瓷作品展室红砖铸就的外墙,高大的玻璃窗映衬着婆娑树影,从外观看,眼前这座老锅炉房不过是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里普普通通的一座。走近它,却会感受到它独特的存在。旧锅炉房内部...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