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化小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淄博日报 2017-09-23 11:23 大字

□王慧“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

一、进一步转变“知识本位”,重知识更重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受考试政策影响,以分数为主要特征的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和家长的首要选择。知识本位教育模式过于片面地突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培养,总要在知识点上深挖,导致许多本来易教、易学的内容变得难教、难学,从而造成许多小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要改变知识本位教育模式,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把创造还给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教学的智慧与活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提升能力。

二、进一步增强“德育实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小学学段教学系统中关键的一环。“德”指的是道德、品德,也就是主要侧重在做人上,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而在现行小学教育大环境下,德育课程做“虚功”多,“实功”少,为德育而德育,为活动而活动,停留在口号和表面上的东西多,实质性和渗透性的东西少。要增强德育实效性,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德育综合改革,坚持面向全体,建立完善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课程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润物无声。加强德育渗透,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德育实践教育,将“三观”教育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规范“家庭教育”,提升家长育人水平

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是家长的法定责任。长期以来,家长对孩子成人成才认识程度不一样,对学生关注度和期望值空前提高,而家长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直接造成育人的成效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家长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对孩子的管教不是过严就是过松,不够科学合理。家庭教育指导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一是要坚持“学生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小学生合理需要与个性,创设适合其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景;二是要坚持“家长主体”原则,充分发挥父母双方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影响,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三是要坚持“多向互动”原则,建立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家长、家庭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努力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

四、进一步增强“家校共育合力”,多对接勤联系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只有形成合力,这育人才能提高“达成度”。一方面,要搭建家庭教育服务平台,设立家庭教育培训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让更多的家长享受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提升家长育人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完善的学校家庭教育体系,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家校合力育人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临淄区太公小学)

新闻推荐

博山:“示范路”上好风景

眼下,时令已过白露,但“秋老虎”依然横行。连日来,博山区城管局执法人员顶着烈日,日夜奋战,拆除违法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喜迎十九大。记者看到,该区中心路、沿河东路、沿河西路等核心区域的道路两...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