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用冷漠、隔离、拒绝交流的态度对待孩子,其实 软暴力让孩子很伤心

今日周村 2017-08-23 08:20 大字

□本报记者  路意

孩子因为考试不理想被父亲赶出家门,因为打架被关了禁闭,亦或是因为某些错误受到家长的冷落……家长怎么教育不听话或做错事的孩子呢?记者调查发现,在惩罚犯错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选择用软暴力的方法,这样真的有效果吗?

在城区一家暑期辅导班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和学生,发现冷暴力是家长们对青少年教育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而使用的频次多集中在青春期阶段。16岁的孟同学是淄博六中的高二学生,他说道:“自己在一次考试中成绩退步了50个名次(级部),被父亲锁在屋内一个礼拜。其实不是我不想好好学习,而是那次考试没有发挥好。”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经受家庭软暴力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孩子已经十五岁了,也有了一定认识事物的能力,再打骂就不合适了。再说打孩子做家长的心里也不好受,只能暂时疏远他,让他自己反省。”学生家长张女士说到。

而说到选择软暴力教育方式的原因,大多数家长表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舍不得动手打孩子,或者觉得体罚是一种很落后的方式,于是选择了软暴力的教育方法,希望既不伤害孩子的身体,又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但是家长对孩子实施软暴力,真的能达到教育目的吗?软暴力只是采用冷漠、疏离、拒绝交流的态度对待孩子,并不带表就能完全解决问题。同时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也会在无形中形成软暴力。

对此,团区委副书记、权益部负责人郑冰表示:“软暴力其实并不软,孩子最信赖、最依赖的人就是家长,所以家长的软暴力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处于一个无助迷茫的状态。孩子长期面临软暴力,没有发泄缺口,严重时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抑郁心理和暴力倾向。很多青少年犯罪,大多数都与家庭存在软暴力有一定的关系。”在采访中,有些受访群众也认为,无形的软暴力有时比拳打脚踢更具有杀伤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永久的伤害。

既然软暴力不可取,家长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什么?为此,记者采访到了“暖心家园”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咨询师扈秀梅老师。她认为,关于教育问题,家长不能放松警惕,要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教育知识充实自己。许多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却往往会忽视孩子的一些小变化。其实家长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及时捕捉孩子身上可能会酿成过错的苗头。扈秀梅强调道:“有些时候孩子不善于和家长谈心事,什么想法都藏在心里,久而久之既不利于孩子成长,也不利于家长教育开导。这时,家长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观察孩子的状态,学会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不管不顾,等着孩子找上门谈心事。”

记者也提醒父母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沟通的重要性。不论孩子是否犯了错误,都要和孩子保持经常对话沟通。从话语中琢磨孩子的小心思,更好地融入孩子的世界。当孩子犯错时,也要第一时间进行沟通,而不是疏远孤立或拳打脚踢。软暴力伤心,硬暴力伤身,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新闻推荐

淄博星期天队冲进争乙全国总决赛

□本报记者宓家峰通讯员宗光报道本报讯8月21日,2017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大区赛(北四区)比赛在淄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临淄齐都体育城体育场继续进行。在淄博市体育中心的一场比赛中,东...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