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是踽踽独行 和山东医疗队员有关的那些人与事

农村大众报 2020-02-26 16:12 大字

一场噩梦,在荆楚山水,在旦夕之间。

万般关切,在齐鲁大地,在众人心田。

小情种种,有年迈的母亲,有曾经的少年。

大爱无边,是开门的小店,是陌生的笑脸。

守护共同的家园,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为了更多的团圆,因为有爱,所以有缘。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暖暖春意,拥抱明天……

——题记

截至2月22日,山东省已累计组派12支医疗队1797人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他们中的每一位奋勇拼搏像春风拂过,都道不尽;在山东,和他们有关的那些故事如春日暖阳,也说不完……

孩子同学群

家长发来红包

1月24日,除夕。孟战勇收拾好准备第二天回老家拜年的礼物,等媳妇李秀明回家。孟战勇平时工作很忙,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出差,只有春节前后的一个月在家。他媳妇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管护师,今年除夕又赶上值班。他们已经五年没有回去了。今年,他和媳妇早就说好,等李秀明值完除夕的班,第二天就开车回家。

晚上,李秀明刚一推开家门,孟战勇便不无骄傲地展示。“看,我都准备好了。”

“今年,可能又没法回去了。下午,领导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医疗队,去援助湖北抗击疫情,我说去。”身高一米八三的汉子,听完接着掉下了眼泪。

那天夜里,孟战勇哭了好几次。李秀明记得,他那晚只睡了不到一个小时。

第二天一早,孟战勇给家里老人打电话拜年时说:“高速封路了,暂时先不能回去了。”

李秀明明白,老公一直在默默地支持她。而对儿子,她直到出征前都没想好该怎么说。她只是告诉儿子,妈妈要出差去培训。

她的儿子一直很懂事。从幼儿园到小学,他总是最早被妈妈送到学校,又最晚接回家。

在湖北黄冈,李秀明总会忙得忘了当天是星期几。有一天,李秀明下班后看到儿子给她画的画,顿时湿了眼眶。那幅画上画着献给妈妈的花束,还写着:“欢迎回家”。

在儿子的班级家长群里,她出征湖北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一位家长给她发来消息:“今天听李老师说你去武汉支援了,为你的壮举点赞!”随后这位家长发来一个红包,“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也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给同事们买点水果也好。”

李秀明没有点开红包,但她把这份暖,传递给了身边的队员们。

歇业的老板,

骑电瓶车赶来了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唐坤一直觉得,“最美逆行者”就是老公张浩最帅的标签——他是河南省濮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

结婚五年,他们长期两地分居,孩子由老人照看。今年春节,是两人婚后第一次在一起过年。大年初一,唐坤在单位值班。她看到工作群里的通知,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名单里,有她的同事。“如果再有报名,我肯定去。”她暗下决心。

短暂的相聚之后,大年初二,张浩接到归队通知。作为支队后勤处财务科助理员,他必须即刻动身,为疫情防控后勤保障联络物资。转乘两趟火车、一趟汽车,原本3小时的路,张浩这次走了8小时。

在济南火车站送别了老公,唐坤得到消息,她出征湖北的申请获得批准。这一次,“天使白”紧随“火焰蓝”,她也成了“最美逆行者”。

到了年初三,又赶上唐坤值班,下午传来消息:第二天前往湖北。护士长催促她,得赶紧去采购出征湖北的必需品。

她走出医院,扫了一辆共享单车,先去了位于济南市天桥区义合街的眼镜市场。

正值春节假期,市场里的商户都已歇业。

唐坤是那种旁人讲笑话她都会红到耳根的人,但看着一家商铺卷帘门上贴着的电话号码,她还是拿出手机拨了出去。

“嘟,嘟,嘟……”电话等待音的每一响,唐坤的心里都发出不同的声音:“会有人接吗?”“不行算了吧。”

终于接通了。电话那头,眼镜店老板有点不耐烦,让她节后再来。

“我是去湖北支援的医疗队的,戴眼镜可能会产生雾气,影响工作,最好能配一副隐形眼镜,您能帮帮我吗?”

“你站那儿别动,我马上就来!”

很快,老板骑着电瓶车来到市场,掀起了卷帘门……

第二天,坐上前往湖北的飞机,唐坤又想起前一天,一张张熟悉的、陌生的笑脸。催她下班的护士长、骑电瓶车赶来的眼镜店老板……自己的行囊里,也装着他们对前方的关怀和期望。

话少的儿子,

给他一个拥抱

对于桓台一中高一学生张绪焜来说,2020年这个寒假格外长。

他每天按时上网课、写作业、做家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律。从小到大,家里头一次这么空荡荡的。

他的爸爸张宗玉,是齐鲁医院桓台分院(桓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他的妈妈王丽娟,是同一家医院神经内科的主治医师。疫情发生以来,爸爸妈妈比原先更忙了。大年初二,叔叔把爷爷奶奶接去了潍坊;大年初四,爸爸去了湖北,成了人们口中的“最美逆行者”。

张绪焜学习成绩很好。很多学霸会选择学医,他的爸爸妈妈也时常旁敲侧击,希望他能子承父母业。但他总是态度坚决地摇摇头。

最近,常有陌生的叔叔阿姨来家里慰问。为了让他在网上学习更方便,联通公司工作人员上门给家里的宽带提了速,换了路由器。

他很清楚,这都要从春节前的一天晚饭说起。那天,张宗玉一家,难得凑在一起吃晚饭。看到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张宗玉当即下定决心报名驰援。

“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禽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最合适的人选。”张宗玉对家人说。

1月28日,送别父亲出征那天,平常不太喜欢说话的张绪焜,给了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

张绪焜会留意和爸爸有关的新闻。有条新闻说,张宗玉的记性很好,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收到省卫健委组织第二批医疗队赴湖北支援通知的时间,1月25日23:45。

可若不是妈妈提醒,1月29日那天早上的视频通话,爸爸却忘了,和16岁的他说一句,生日快乐。

爸爸的记性到底好不好,张绪焜不太清楚。自己究竟要不要坚持不学医,好像也不那么明晰了。

母亲发来

编辑好久的消息

从2月5日开始,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王希铭的微信朋友圈,几乎都和她的同事李林峻有关。

李林峻平时也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在朋友圈。2月5日晚,王希铭得知她次日将要赶赴武汉,特意点开她的朋友圈,却没有发现相关的消息;第二天出征,依然没有。

原来,直到踏上列车,她也没把要去武汉的事,告诉她的父母和女儿。“我妈妈年龄大,身体又不太好。虽然之前她知道我已经递交了‘请战书’,但我还是想暂时不告诉她。”医院领导和同事们为李林峻送别时,她道出自己的心思。

然而,出征当晚,消息就瞒不住了。

刚在武汉的宾馆里安顿下,她就看到“老妈”发来微信。“你二舅看到电视上李林峻在武汉医疗队,已出征了,问我知道吗?是不是和你重名?”看完这条消息,她怕妈妈生气,赶紧打回电话,小心翼翼地解释。她的妈妈,却只是再三叮嘱女儿要注意安全。

在妈妈的眼中,女儿终归是孩子。

李林峻的妈妈,今年74岁了。2月7日清早,她坐在家中那幅寓意吉祥的牡丹画下,给女儿留着言。“对患者要同情尽力,做个大善人。技术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极致。”

省去这条消息中的两个“要”字,可能是对李林峻13年护理工作,最贴切的评语。

怎么会

少得了他呢

济南医院老年舒缓疗护病房护士李蕊憧憬了很久,5月3日,披上婚纱的自己。相恋四年的那个他,是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王冰。

还有不到三个月,婚礼还没准备,婚纱照也没拍,而送别未婚夫让李蕊更加笃定,就是他了。

1月28日,王冰出征湖北。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他打破了个人纪录,一上午和另一名队友掰了260支干扰素;他用牛奶箱的手提把手自制了外科口罩系带,感觉不错;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感召,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忙忙碌碌中,除了家人,他还惦记着一个人。翻看同批的医疗队队员名单,他看到有人来自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13年前,在那家医院里,他的主管医生刘清岳救了他的命。

2007年元旦,临清市老赵庄镇王集村,上小学6年级的王冰高烧不退,父母带他到附近的诊所。吊瓶刚挂上几分钟,他昏了过去,很快,连血压都测不到了。再次睁开眼,王冰努力去看清周围有字的地方:“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7床”“主管医生——刘清岳”。

这是刘清岳从事重症专业的第三个年头。青霉素过敏导致休克,年龄小、病情重,刘清岳在接诊后,马上给王冰进行深静脉注射给升压药,紧张的抢救过后,从死神手中把王冰夺了回来。

那个清晨的风,润物无声。刘清岳,就是王冰长大后最希望的样子。

2013年,王冰考入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校区护理系。毕业后,王冰进入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在重症医学科。

翻着长长的医疗队队员名单,王冰的这段回忆也不由得翻了出来。第一批,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清岳!微信好友通过验证,他赶紧拨出了语音通话。“刘清岳大夫吗?您还记得,2007年抢救过一个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孩子吗?”

电话那头,是很短的沉默。“是那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吗?”电话这边,王冰猛点着头,晃出了眼泪……

窗外,春花微绽。花下,枝挽着枝,枝下,根连着根,在同一片土地上。

农村大众报记者王闯

新闻推荐

桓台县:不等不靠抓好复工复产

□本报记者程芃芃本报通讯员田耀高云志“你们一定认真制订复工前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准备好病毒消杀物资,做...

桓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桓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