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芹”又绿祁家村
□本报记者陶安黎马金通讯员张学军
立冬刚过,天朗气清,草木泛黄,景色已略显萧索。然而,当记者走进桓台县马桥镇祁家蔬菜农业专业合作社,一畦畦芹菜翠绿一片,在阳光下清香四溢,让人恍如穿越到春天。
合作社社长张华高兴地说,前不久,祁家村蔬菜园区获得了“淄博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称号。看到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的一个个荣誉证书和奖牌,望着园区规范化的建设、规模化的生产以及现代化的管理,让人由衷感到,这些称号实至名归。
史料上说,祁家庄于清康熙末年立庄,几经沉浮变迁,历尽沧桑聚合,这里的村民以种植蔬菜、庄稼为生,但由于缺乏种植方面的技术,只能满足于本村村民的生活需求。于是,他们便从河北沧州请来一位姓祁的师傅传授种植芹菜、黄瓜等蔬菜技术。经过祁姓师傅的传授指导,祁家蔬菜逐渐形成规模。后来,村民感念这位带来福祉的外姓人,便以他的姓氏取名祁家庄。一代诗宗王渔洋的故乡桓台县新城镇据此仅15公里。
《吕氏春秋·本味》曾用“菜之美者,云梦之芹”来形容芹之美味。《本草纲目》写有“芹味甘苦、性凉,有平肝清热、健脾利湿、醒脑安神功效”。由此可见,芹之美味,自古就已深入人心。《新城县志》也这样记载:“芹菜,城东北祁家一带,种者甚多,品质脆美,无渣滓,味亦芳香。种者于冬初以土培壅根茎,芹菜白嫩鲜美,他处所产者不能及。”1990年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上有“代表品种有北京实心芹菜、天津白庙芹菜、山东桓台芹菜、开封玻璃脆等。”1996年的《马桥镇志》上有这样一段话:“芹菜本镇各村均有种植,唯有祁家种植较多。品种为‘实心芹菜’,比空心者味美清脆而可口……冬初在畦北埋篱笆以挡寒风,上遮玉米秸以避霜雪,再以土培壅根茎,芹菜白嫩鲜美,实为我县特产。”
张华介绍说,由于当地特有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条件,产出的阳畦实杆芹菜以叶绿茎黄,鲜嫩酥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享誉省内外市场,早在清朝就作为供品送往京城,如今更是倍受市场青睐。所谓阳畦,指的是利用太阳的光能来保持畦内蔬菜的温度,没有人工加温设施,祁家芹菜正是充分利用了阳光照射,即使在冬天,也能保证五个小时的日光直射时间,这样种植出来的芹菜具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营养价值,即使生吃,也觉清香爽脆,口舌生津,嚼后无丝无渣,并有着淡淡的回甘,口感如水果一般。
行走在园区,一块块管理制度标牌分工有序,责任明确。作为市级蔬菜标准园和市级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合作社从蔬菜安全质量、成品管理到溯源制度、入库制度,细致而有条理,严格而有章法。合作社对园区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供种、统一用肥、统一用药、统一技术指导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五化”要求。园区还引进了多项现代化农业新技术,配置了蔬菜检测化验设备,可自行检测农药和化肥残留,做到了自检与抽检相结合,在病虫害防治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无公害蔬菜发展、改善祁家芹菜品质、提高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园区室内,几个村民正忙着把采摘好的芹菜打包装箱。年逾七旬的张吉华已经在园区工作了十多个年头了,说起祁家芹菜,他赞不绝口。“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芹菜,是我们的口福。今年祁家芹菜又是大丰收,看着就高兴,干起活来也有劲,你看俺身体多壮实,这就是吃祁家芹菜吃的。”老人爽朗地说。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今天的祁家蔬菜农业专业合作社,秉承传统芹菜的栽培方法,以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做特色、创品牌、寻发展,致力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力争把祁家芹菜这一金色名片擦得更亮。
新闻推荐
省城管网热调试,做着供热前的最终调整记者史尚静摄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史尚静)新建小区申请集中供热,常因入住率达不到60%而...
桓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桓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