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七十载 淄博焕新颜

淄博日报 2019-09-26 09:30 大字

济青高铁淄博北站在建的鲁泰大道和原山大道立交桥(王春光摄)海岱大道和山泉路立交桥绿化(王春光摄)齐盛湖公园(王春光摄)淄博市文化中心(王春光摄)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出租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本报记者姜乾相张明月通讯员齐国华夏俊强陆洋

淄博,齐国故都,自古人杰地灵,作为全国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70年来,她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铿锵前行,昂首阔步,步入了这个崭新的时代。

七十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七十载,初心不改、成就辉煌。回顾新中国七十载峥嵘岁月,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城乡建设、城市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淄博历届市委、市政府凝神聚力,抢抓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淄博市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

城市交通

突飞猛进融合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淄博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机动车运输工具几乎为零。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仅914.6公里。而到2018年末,淄博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464.3公里,区际“三纵三横”干线路网全面完成,市域“六纵九横一环”路网基本建成,全市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100%,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覆盖城乡、联接区域的公路路网,淄博作为鲁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突出。

今明两年,淄博市又实施、谋划了20项交通重点项目,其中在建项目8项、年底前开工项目7项、开展前期工作项目5项,涉及建设规模811.04公里。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全市路网布局和通行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将为淄博市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和区域统筹融合发展提供更坚强的交通保障。

经过70年的艰辛建设和努力发展,全市道路运输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客运线路488条;营业性汽车5.7万辆,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605万人次、货运量20159万吨。公交优先战略不断深化,截至2018年底,全市公交线路达到309条,运营线网长度10667公里,线网密度0.63公里/平方公里,年客运量近1.84亿人次。

基础设施

数量功能全面丰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淄博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一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在质和量上都有大的飞跃和提升。

1986年到1992年,城市道路每年递增速度是4%,广场、照明和排水也得到迅速发展。1993年到1995年,淄博市城市建设继续保持高速度,连续三年被列入国家、省和市级的重点工程都在18项以上,重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整个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6月,市政府颁布实施《淄博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办法》,为全市市政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全市市政设施建设与管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淄博市不断加大投入,完成了一批城市主次干道建设,逐步加密中心城区路网,大大改善了城市道路路网级配结构。目前,淄博市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承载力大幅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功能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了生活环境良好、服务设施齐备、对外交通便捷、安全体系完善的城市功能。

淄博市是一座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在主次道路上建设的地下管线、管道达到14000余公里,涉及十几个部门,100多个产权单位。

为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确保地下管线安全,淄博市于2011年7月12日,批准成立淄博市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处,承担全市的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2012年8月22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布出台《淄博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使淄博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70年来,随着淄博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渐扩大,淄博市排水设施建设也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政府投入不断加大,到2017年底,全市排水管网总长度达到9039.2公里,投运城市污水处理厂14座。

园林绿化

扮靓城市成果丰硕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是衡量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为此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早在1992年就编制完成《淄博市城市绿化总体规划》,1998年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修订,2000年编制完成新一轮《淄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1年市政府正式批复实施。同时,2001年制定了《关于实行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审批制度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实行“绿色图章”制度,并纳入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1997年,淄博市出台了《淄博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这是淄博市第一部关于城市绿化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城市绿化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2005年,市人大通过了《淄博市城市绿化条例》,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2000年淄博市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2005年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2006年淄博市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2009年高青县被评为“中国最佳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县”,2010年沂源县成为“国家园林县城”,2013年桓台县成为“省级园林县城”,2015年高青县成为“国家园林县城”。猪龙河绿化工程获全国优秀园林绿化工程银奖,桓台文体公园绿化等10项绿化工程获得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高青县破硬造绿工程获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2015年淄博市园林管理局被评为“中国风景园林协会——优秀管理奖”。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3万余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3%、40.8%和20.7平方米。

目前淄博市共拥有7条城区间道路两侧“绿色通道”,总长130多公里,新增绿地900多公顷,中心城区先后完成猪龙河、玉龙河、涝淄河综合整治,市植物园景观提升,齐盛国际宾馆绿化,西五路游园、西六路游园改造,新区道路绿化,齐盛湖公园建设,新区水系绿化等等。

各区县每年都拥有了自己有影响力的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如桓台红莲湖公园、马踏湖湿地公园,临淄太公植物园、临淄大道绿化改造,张店儿童公园,淄川柳泉湿地公园,博山文姜公园、汪溪湖湿地公园,周村淦河公园,高青千乘湖公园、环城水系绿化,沂源沂河源民俗乐园,高新区火炬公园等。

淄博市相继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评选活动,“花园式镇”、“花园式小区”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现全市共有277个市级花园式单位、71个市级花园式小区,66个省级花园式单位、27个省级花园式小区。

建筑产业

不断发展逐步壮大

70年来,淄博市建筑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规模发展迅猛,经济数据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建筑行业实力明显增强。自1996年至2017年间,淄博市共13个项目获得全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2012年至今,全市共计271项工程获得“柳泉杯”工程奖,就在2017年淄博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心全意服务淄博市建筑企业发展,减流程压时限,推动企业创先争优,打造淄博建筑品牌,对行业发展时时调研,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变革,定期开展培训学习,拓展企业发展思路,不断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建筑业诚信评价体系。使淄博市建筑业资产规模、营业规模、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筑业已成为淄博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吹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号角。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城市工作思路,将尽快建成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作为工作目标。这为淄博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下一步,淄博市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四位一体”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凸显主城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内涵品质,提高设施便民利民水平。加快实施旧城更新改造,完善旧城更新改造规划体系,在旧城现状普查摸底基础上,组织编制旧城更新专项规划,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集约节约用地、传承城市文脉、引导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实现由单纯大拆大建向城市有机更新的转变。结合实际对旧城实施改造提升。合理确定旧城更新和棚户区改造年度计划,健全完善旧城更新改造协调机构和管理体系,积极协调推进旧城更新项目实施。加快推进“三改三建”工程,提升老城区环境品质。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淄博经开区、文昌湖区、高铁新城、区县经济开发区等重点片区旧村改造,实施重化产业园区村庄搬迁,提升淄博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和农村“五化”工程,基本完成农村旱厕改造任务,让城乡群众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适时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以政策引导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行业转型升级为中心,以强化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为关键,以推进业务平台、监管平台、信用平台“三大平台”建设为突破,紧紧围绕“放管服”三管齐下、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开启建筑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听民声 解民忧 暖民心267

1、张店区市民来电反映,杏园东路34号保安小区3号楼北侧有废弃的南瓜架、葡萄架,无人清除,要求处理。(责任落实单位:张店...

桓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桓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