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校长培养中的“淄博现象” 淄博市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淄博日报 2019-07-26 01:33 大字

近年来,市教育局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进程中,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教师专业成长,特别是名师名校长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16年,全省正高级教师评选,淄博市推荐17人全部通过,通过率100%;2017年,在国家“万人计划”遴选中,全省中小学入选12人,淄博市3人,占四分之一;2018年,在教育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遴选中,全省中小学入选5人,淄博市2人,占40%;2019年在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及第四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遴选活动中,淄博市14名校长参选,其

中6名校长被遴选为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有42名教师参选,其中32名教师被遴选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入选人数及通过率全省第一。截至目前,淄博市有国家“万人计划”5人,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3人,正高级教师59人,齐鲁名师、名校长90人。“淄博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抓得早、抓得实,效果已经凸显,形成了名师名校长培养中的‘淄博现象’,值得全省各地市学习借鉴。”去年底召开的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省教育厅关延平副厅长在听取了淄博市的经验介绍后有感而发。

完善政策保障

为名师名校长成长护航

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是名师名校长专业成长的首要前提。多年来,市教育部门从完善政策入手,多重保障为名师名校长人选的成长“保驾护航”。

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淄博名师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淄博名校长(园长)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淄博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及《淄博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实施、保障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明确提出要通过培养,使名师名校长人选、骨干教师等教育人才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成为本地域、本专业、本学科的领军人物。同时,结合落实“淄博市人才新政”23条,制定了市教育局领导挂包名师名校长人才培养制度,局领导与名师建立紧密联系,定期召开座谈会,充分了解名师名校长工作、学习的基本情况,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名师名校长的专业成长提供便利。

强化经费保障。设置了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项目专项经费、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经费等。齐鲁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由省财政在5年的培养周期内为每位人选提供5万元的专项培养经费。淄博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由市财政在培养周期内为每人提供3万元的专项培养经费。设置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专项经费,三年周期内每年为工作室提供建设经费1万元,明确市、区县、学校按1:1:1的比例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进行必要的经费投入,确保工作室建设有序推进。

强化国培省培管理。“国培”、“省培”项目由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是名师名校长专业成长的重要渠道。为保障“国培”、“省培”项目的顺利实施,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培”、“省培”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学校严格按标准,不凑人数;派出单位要为参训教师在工作、时间、经费上给予支持;督促教师在培训结束后10天内上交培训总结与教学论文,以此巩固和提升培训成果。

狠抓培训实效

让名师名校长脱颖而出

强化培训力度,确保培训实效,是名师名校长成长的基本路径。市教育部门实行培训项目审批制,对培训项目实行训前、训中及训后全过程管理,在培训实效上下真功夫,

强化训前准备。实行训前调研制度,确保按需施训。训前广泛开展调研,认真倾听一线教师校长的声音,充分了解名师名校长在专业成长中的困惑与需求,邀请名师名校长参与制定培训计划,项目内容设计力求贴近教师校长专业成长实际,培训模式力求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做到“让教师在课堂上深造,让校长在校园里成长”。比如:淄博市名师高级研修的内容,设计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实践观摩”三个模块,让教师“带着问题参训、拿着答案返回”。

强化训中保障。成立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实行培训承诺制度,每人都必须签订培训承诺书,规范开班典礼、考勤、评教、结业典礼等环节;为每位校长、教师建立培训信息档案账户,将名师名校长培训纳入学分管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强化训后管理。实行训后总结提高制度,将撰写反思总结报告作为参训学员的必修作业之一,做到学有所获、训有所收。参训学员都要在本单位开展“二次培训”,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实现培训项目效益最大化。同时,对名师名校长人选实行定期考核制,将功夫用在平时。市项目办在“淄博教师教育网”上设立专栏,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交流培训经验,展示培训成果,也以此引领区域内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

2015年,淄博市根据教育发展实际,将淄博名师培养周期由5年改为3年,详细设计了名师三年培养规划:

第一年,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名师、名校长人选赴国内知名高校开展高级研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培训。2015年6月,举办了全市教育系统第一期高层次人才暨名师人选高级研修班,集中组织全市名师、特级教师、教学能手等百余人,赴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参训人员倾心听讲座、搞研讨、写心得、谋思路,短短10天,收到了203篇研修心得、105个教育故事。第二年,组织名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学校跟岗学习,进行影子培训。2017年9月,组织名师人选到上海、杭州等地观摩学习,帮助参训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与教育科研论文的能力。第三年,以实践反思为主,形成教育成果。同时,接受名师人选培养届终考核,进入淄博市名师行列。

积极搭建平台

助力名师名校长专业提升

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活动开展,是名师名校长成长的重要条件。作为名师名校长,应当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明其志、笔能成其文。从这样的思考出发,市教育部门为名师名校长准备了多款平台。

建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015年9月8日,为首批2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授牌,同时举行了名师成长经验分享会。5位名师代表,分别以《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我的课堂故事》、《走在学习的路上——且行且思》、《阅读、反思、学习、历练成就年轻的我》为题作了精彩演讲,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验。目前,淄博市各基层学校建立了以齐鲁名师、淄博名师为主体的名师工作室51个、网络名师工作室15个。

设立名师名校长讲堂。创建“淄博名师讲堂”,邀请到淄博实验中学历史老师荆立霞、淄博六中副校长聂廷生、淄博一中化学老师贾福梅、博山区实验中学副校长徐传国、桓台一中数学老师崔佃金等多位名师,分别从高考文综、语文、理综、英语等多门学科的考前复习与考生及家长做了分享和解答。还以名校长为骨干,先后组织了两期全市“中小学校长思想论坛”,310多名校长积极参加,交流管理经验,提炼教育思想,形成了400多篇教育论文,提高了校长管校治教能力。

组织名师名校长送教。定期组织开展“名师名校长送教”活动。2017、2018年,组织近40位名师名校长赴沂源县、博山区、淄川区等区县农村学校送教,送教学段包含初中、小学和学前,送教学科包含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品德及幼教全科。在送教同时,还专门举办了学科教学专题报告,名师名校长足迹南到沂源县山区小学,北到高青县黄河岸边学校,惠及教师校长近3万人次。

组建专家指导团队。近年来,结合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组建了相对固定的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等各学段市级专家指导团队。2017年任命专家指导团队——“学科工作坊”主持人591人,2018年增加到758人。其成员绝大多数是各级名师或骨干教师。同时,还先后推荐96名优秀教师参加全省基础教育师资专家库,成为省级研修指导专家。淄博市名师在专家团队中的工作与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实施梯次培养

夯实名师名校长涌现基础

形成梯次培养的长效机制,是名师名校长不断涌现的雄厚基础。多年来,市教育部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现已基本形成“入门、合格、骨干、带头人、专家”的梯次培养结构。

加强新教师培训,严把“入门”关。每年,都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经考核合格记72学分,颁发市教育局统一印制的《新教师任职培训合格证书》,作为转正定级的重要依据。学校则采取校本培训、新老结对、导师制、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实施“青蓝工程”,建立新教师成长档案,实行新教师“跟岗”听课制度、“中高考跟考”制度及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等,帮助新教师制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积极为新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环境。通过开展市区两级新教师培训工作,淄博市年均培训新入职教师近千人,使新教师能够快速转变角色,达到教学岗位要求。

加强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强化“合格”关。以实施“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本”五级培训为主线,采取分学段、分学科,通过校本培训、网络研修、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岗位培训,确保每名教师完成每五年一个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五年内,市及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或会同有关部门提供不少于240学时的全员培训,其中市、区(县)提供的面对面培训不少于60学时;教师面对面培训由各级学校主管部门统筹安排。通过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年均培训教师达7万人次,使淄博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广泛提升。在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中,淄博市教师的全员参训率、优秀率均居全省前列。

加强骨干教师培训,促进“骨干素养”提升。继续完善对市级、区县级和校级三级骨干教师实行分级评选、共同培养的管理机制。骨干教师每三年评选一次,把市级骨干教师作为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淄博名师培养人选、参加“国培”、“省培”项目的必要条件。同时,加强骨干教师培训,鼓励骨干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自2007年以来,淄博市共组织评选出六期骨干教师,组建了3000余人的市级骨干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骨干带动作用。

加强学科带头人专业培训,提升“学科指导”能力。区县专设教科所(室),市、区县属学校、农村初中学校设立教科室。同时,强化学科带头人及教研员岗位培训,在“国培”“省培”项目、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指导专家专题培训、骨干教师学科培训、名师高级研修及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训中,加大选派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的参训数量,提升其专业素养,提高其学科指导能力。

落实高端培训,强化“专家引领”,不断壮大名师名校长队伍。各区县和学校都结合本区县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比如:临淄区按照“分类培养,梯队推进”的原则,实施教育人才培养“三航工程”,即“起航”面向全体教师,“引航”面向区级骨干教师,“远航”面向卓越教师,构建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名优教师培养体系;淄川区深入实施“1358”优秀教师梯队培养工程,构建了“教坛新秀→骨干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般阳名师→中青年专家”的培养梯队模式。

淄博市各级名师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凝练也硕果累累,不断推出新成果、新专著。比如:教育部首期领航工程中小学名校长、齐鲁名校长、临淄一中孙正军校长的《徜徉在齐韵校园》,齐鲁名校长、淄博四中刘绍华校长的《“博”说教育》,齐鲁名师、淄博市教研室邵淑红的《灵动英语课堂》,齐鲁名师、桓台一中苏同安老师的《走进哲学,爱上数学》,教育部第二期领航工程中小学名校长人选、淄博市优秀校长、临淄晏婴小学孙镜锋校长的《用智慧经营学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市特教中心贾益芹老师的《无声心语——聋校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等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引领着一批批老师,有力促进淄博市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推进分级诊疗优化整合医疗资源 桓台:高质量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专家在荆家镇卫生院为贫困村民看病。(资料片)□本报记者程芃芃马景阳本报通讯员于...

桓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桓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