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固遗风 古香新韵 ——“三辕”村联合举办首届辕固文化节记

淄博日报 2018-06-22 11:58 大字

□王恒先

“挖掘和弘扬辕固文化,留住历史记忆,让辕固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的魅力,这是我们举办首届辕固文化节的心愿!”日前,桓台县田庄镇辕文村李象鼎、王梦鹤,辕北村宋锡夏,辕南村崔佃首,谈及首届辕固文化节,都津津乐道地说。

5月13日至15日,首届辕固文化节在田庄镇辕文、辕北、辕南三村(简称“三辕”)举办,村民们自筹资金请来剧团连唱三天戏,以此纪念辕固诞辰2212年,追寻辕固文化渊源。一时间,历史先贤辕固成为村民们谈论和关注的话题。

辕固,尊称辕固生,秦末汉初齐人,汉代《诗》学四大流派之一齐诗学的创始人,田庄镇辕固村是其故里。汉景帝时被立为博士。后因其廉洁正直,景帝拜他为清河王刘承的太傅。汉武帝即位后,开始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辕固以贤良征召于朝中为官。后因年事高,辞官归里,筑起“授经台”,专心讲经授课,师徒繁衍,桃李满天下,形成一个以齐鲁人士为主干的庞大的“《齐诗》学派”。后世称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生治齐诗学数十年,在发展儒家学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史记》中记载:“诸齐以《诗》显贵,皆因之弟子也。”

辕固去世后,众弟子在授经台北边为先生筑造了巨大的墓冢,每年的清明节前兜添新土、祭拜,因先生弟子众多,一人一掊土,年年岁岁,墓冢高如山,此为“辕固冢”;为寄托人们的敬仰之情,人们又在当年偌大的授经台上,建起一座“辕固祠”,祠内正面,是辕固先生的塑像和牌位。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传说为辕固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四面八方的弟子和方圆几十里的村民接踵而至,瞻仰太傅祠,缅怀辕固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辕固冢、辕固祠被毁,但修复辕固文化遗存、留住历史记忆成为辕固故里后人的共同心愿,辕北村村民崔风准就是其中的代表。上世纪九十年代,老人八十多岁,仍念念不忘重修辕固祠,到济南托人写碑文、找资料,后因资金问题无法实现夙愿,在弥留之际,老人将修复辕固祠的希望寄托于“三辕”后生。为弘扬传承辕固文化,辕固后生在辕文小学创建了辕固文化展室,并于今年2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崔明月、逯志山、魏攀、魏洁、刘修亭、牛雪梅、宋锡利等为搜集辕固历史文化资料作出了努力。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村民们商议重建辕固祠,举办辕固文化节,这一倡议得到“三辕”村村民和在外工作人士的响应。今年4月,崔明月、李象鼎、崔佃首、王恒先、王梦鹤、崔亦增、崔亦林、赵向东、石光业、宋锡夏、崔亦家、耿佃三、崔若华等牵头组织筹建辕固祠。面对确立重建地址、查寻撰写资料、装裱画图展板以及修建风格等千头万绪的工作,他们克服资金、交通和年老体衰等困难,经过80余天的努力,一个初具规模的辕太傅祠落成。5月7日举行辕固塑像揭幕仪式,为首届辕固文化节召开做了铺垫和广泛的宣传发动。

首届辕固文化节于5月13日如期举办,想起那宏大的场景,“三辕”村民至今仍激动不已。在“三辕”村雪花酒店紧靠新落成的辕太傅祠堂的南北大路上,四只红色的大气球悬挂着四条十米长的标语漂浮在天空。地面红旗招展,锣鼓响彻云天,在外地工作的辕固后生以及周边村庄村民纷纷赶来,歌舞表演,儿童游乐,美食助阵,人数近万人。据了解,此次活动“三辕”村民及在外人士捐款捐物近25万元,为重筑辕固祠、辕固冢奠定了经济基础。据悉,今后每年一次的辕固文化节让辕固贤良正直、尚德博学的遗风得以传承和延续,在“三辕”大地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

难怪同乡王渔洋当年瞻仰辕固祠后,发出感叹:生不同时,旷世相感,千里而外,百代之下,犹同一室,何况所思之人乃同乡前贤也?遂作《辕固里》:“汉初尚黄老,儒术暗不章。齐鲁诞诸儒,五经如载阳。遐哉清河傅,卓为群伦倡。抵掌论汤武,大义非荒唐。曲学诫孙弘,微言贻后苍。训词列学官,星日同琅琅。我生睽千载,桑梓宁异乡。寤寐思哲人,流风一何长。生惭齐鲁学,私淑附师匡。”

“寤寐思哲人,流风一何长。”而今,随着辕固文化节的举办,“三辕”村民们弘扬辕固文化的热情愈加高涨,讲述辕固故事、弘扬辕固文化成了村民的文化自觉。辕固文化能与渔洋文化、马踏湖旅游文化相融合,为桓台旅游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也是村民们的心愿。

新闻推荐

四路出击抓老赖

晚报讯(记者陈菲菲通讯员田承海王志伟)6月16日清晨6时,桓台县法院办公楼前警灯闪烁,执行局全体干警兵分四路,...

桓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桓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