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河寨,消失的“黄土长城”

淄博日报 2017-09-01 10:56 大字

口本报记者苏向阳胡彬

通讯员张迅夏末秋初,记者一行来到桓台县索镇东镇村,一段掩映在农田荒草中的高2米、长600余米的低矮的土墙,与周围的景物格格不入,它身上仿佛演绎了某个我们早已忘却但当年却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

同行人员告诉我们,这就是有“黄土长城”美名的桓台“四河寨”遗址。157年前,在地势平坦、难守易攻的桓台大地上,曾由当地士绅组织筑起了维护安全的四河寨。其城墙东西宽10.25公里,南北长14.25公里,周长50公里,城门24座,面积146平方公里,辖126个自然村。据史料记载,四河寨东依乌河,南沿郑潢沟(现大寨沟),西沿西猪龙河,北沿孝妇河枕锦秋湖,因此得名四河寨。城墙基本是用黄土夯实而成,又名大圩子。因其城墙仿万里长城样式建造,故历史上曾被誉为“黄土长城”。四河寨从1861年开始修建,至1944年日本鬼子炸毁民团总部,民团解散,圩墙失修。在其存续的84年岁月中,为抵御外来侵犯和维护地方自保起到了作用。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续修的《桓台县志·方舆志》对四河寨有如下的记载:“四河寨,清咸丰季年……邑孝廉张绎武等倡众筑圩自固,相度地势,因河之险,东沿乌河,自乌河头庄起,迤逦而南,至赵家庄东南,沿郑潢沟西折,至城东司马桥南北折,沿郑潢沟至傅家桥西,北沿孝妇河东折,以迄于乌河头庄。因四面有河,故名。”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清朝末年,新城(今桓台)县前大王庄举人张绎武提出了构筑四河寨的倡议。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饱受战乱和动荡之苦的乡民积极响应。于是,张绎武组织126个自然村的乡民开始修筑四河寨。圩子墙东起起凤镇的乌河头村,沿乌河西岸向南至索镇镇赵家村,沿涝淄河西岸向西南至郑潢沟,沿郑潢沟北岸向西至新城镇内的西猪龙河,沿西猪龙河的东岸向北至田庄镇傅桥村西北的孝妇河,沿孝妇河南岸向东北又折向正东,穿过锦秋湖至乌河头村。

四河寨墙底宽5.24米,高5.24米,垛口高1.72米,女墙高4.8米。四河寨共设24座城门,以便于乡民出入。城门用砖石砌成,城楼高出城墙4米多,便于瞭望。城门都是木质大门,城墙外有4至5米深的护城河,城门外河上设有吊桥。城墙首尾相接成封闭状态,河水绕城,墙高水深,在平原地区建成了一座坚固又险要的城池。

四河寨由民团负责日常管理,总部设在唐山镇唐一村,院墙四角建有岗楼,用于执勤和防御。经费主要来源是乡绅的捐赠和乡民的摊派。四河寨从1861年开始修建,至1944年日寇炸毁民团总部,民团解散,圩墙失修。

1944年日寇因民团暗地支持抗日,炸毁了四河寨团部,圩防队解散,大部分队员加入抗日队伍。四河寨实行地方自保达84年之久,寨内的乡民得到了实惠。四河寨周边的很多乡民,一旦遇到重大的兵情匪情,都纷纷迁到四河寨内,对他们的生命财产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解放后,国泰民安,四河寨失去其历史作用,完成了历史使命。圩墙年久失修,墙土被农民用于盖屋打墙,城门的砖石木料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圩子墙所剩无几。日前,为了解四河寨的情况,我们沿着四河寨的圩墙遗址考察,发现唐山镇古城村尚存有圩子墙遗址约1500多米,其中一部分为村圩子墙遗址,残存的圩子墙高度一般在1至2米。索镇东镇村还存有圩子墙遗址600余米,墙高在2米左右。张桥村有近百米长,高60多厘米的三合土圩子墙遗址。在四河寨建成150余年且70余年失修的情况下,还能保留这些遗址,实属非常珍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遗址也将和其他圩子墙一样消失。

新闻推荐

宣传宪政促进民主

于普源于普源印章。面对民主革命的洪流,于普源热情支持并积极参加一些进步活动,俨然起到了立宪运动排头兵的作用,成为潍县民主革命的领路人之一。出任省咨议局副议长、支持同盟会策划山东独立、...

桓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桓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